《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能够朗诵现代诗歌。注意朗读时的节拍和重音,能较准确地标注停顿、重音和音调。
2.感悟现代诗歌所特有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3.体会到何其芳在本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
4.理解何其芳热爱新生活,为新世界放歌的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诗歌中少男少女们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为新生活、新世界放歌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
1.用准确的符号标注停顿、重音。
2.完成下列问题。
①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一口气歌唱了五个对象,这五种事物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这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找出诗歌中的四处想象。
把_________________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法运用
1.反复诵读,学会初步朗诵现代诗歌。
2.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丰富想象。
五、学习内容
1.了解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2.能准确地朗读出节拍和重音,流畅,声情并茂[注: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3.理解诗歌的内容。中学语文在线()
①诗中一些诸如:少男少女、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微风、阳光、琴弦等的意义。
②诗句的含义。
③诗歌每一节的作用。
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六、巩固学识
(一)练习
见《同步课课练》
(二)拓展
见“学习建议”之“表达”
七、材料补充
何其芳(1912年—1977年),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是20世纪大变革时代成就斐然的诗人。青年时诗坛有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国统区失望,于1938年从四川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1938年,作者到延安,亲眼目睹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创作思想较前期有了很大的改变。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显示出蓬勃的生机。诗人感受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延安,以豪迈的激情写出了大量热情歌颂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作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就是写于这一时期(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