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
在教这一课之前,我大约拿出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了解了当时历史背景,比如
问题就出现在对文章的品读上,可以说在《最后一次演讲》中感情是激昂澎湃,沉重悲恸,义愤填膺[注: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的。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我通过巡视,听出读的不错,可是只要一站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声音放不开,更不用说感情了,这时候我处理的比较失败,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可以建议他们读的时候可以不站起来,慢慢的增加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可是我当时只是在鼓励的基础上,让自己觉得读的好的同学起来朗读,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中有位学生连读好几段。这样就没有做到面向全体。课堂气氛也显得有些低沉,因为主动去读的不是很多。
再就是学生一开始创设的情境,却被朗读破坏。有几位调皮学生,自己不读也不好好听别人读,一旦别人出现一点小错误,就会在下面偷笑,并且不是一个两个。原先我也曾对这种情况语重心长[注: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的制止过,可是有的学生根本不听。甚至已成了一种习惯,真是学风不正啊!只靠我一人之力怎么能扭转呢?尽力吧!
对于上面的情况,我也颇感苦恼,那位同行看到,不妨指点迷津,深表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