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语文基础知识和积累目标)
能力目标:学会自觉运用细节描写。(写作借鉴目标)
情感目标:品味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
引发学生对人性的一点思考。
导入
观看flash,教师解说,激起孩子们对藏羚羊的同情,从而引起他们走进课文的兴趣。
让我们在小羚羊的泪光中再聆听一段关于藏羚羊母亲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藏羚羊跪拜》(板书)
这个故事要从一位老人说起。故事发生在五十年前的藏北高原。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那里。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一杆猎枪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跨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总是驮着沉甸甸的猎物。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换来不少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使他改变了他已有的生活轨迹,使他永远的放下了猎枪。”
下面请一位同学将老师要讲的故事接下去,从第四段起朗读课文。
背景音乐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4-10(读出感情,让生命的高贵在你的口中绽放)
课文理解
(1)找出文中对藏羚羊跪拜的描写,并品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写作借鉴)
“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他眼里流了出来。”
请找出藏羚羊跪拜全过程的所有动作:没有逃-()望-()前行-()跪-()流
再次朗读,体会情感
这是母羚羊的最后哀求,可惜它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只藏羚羊,你在这最后的时刻,会怎样对老猎人说呢?
讨论(口语交际与训练)
角色:老师-猎人;学生-藏羚羊。(求饶,初步说明跪拜的原因。课文如何解释?)
(2)藏羚羊跪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用课文原话回答!
(第6段;第7段品读)
如果你是猎人,处在当时的情景中,你会开枪吗?
老猎人开枪了,这说明了老猎人的什么性格特征?(杀生)那么老猎人就是一个残酷的人吗?课文那些地方可以见出他还有慈善的一面?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在4、5、6段中抓住重点语句及细节词语分析;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母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母爱可以唤醒沉睡的人性!(突破核心问题目标)
拓展:
这是个50年前的故事,但是母羚羊临死前的跪拜所蕴涵的无限母爱仍然震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天下的母爱如涓涓细流,无时无刻[注: 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不流淌于万物之间。 (1)讲讲你所知道的母爱故事。
“一個老農下夾子夾狐狸、黃鼠狼。一天早晨,他去起夾子,見一隻黃鼠狼被夾住了,挺高興的。拿起來一看,是一張桶狀的癟癟的黃鼠狼皮。剝了皮的黃鼠狼跑了。他沿著血找到黃鼠狼的家:一窩才出生的小黃鼠狼,還沒有睜眼呢,趴在脫了皮已經僵硬的老黃鼠狼身上,吮吸著奶頭。”
(2)为母爱高歌!
作业:(写作训练)
•作文1:藏羚羊母亲的最后一天。(心理,动作描写)
•作文2:老猎人的日记(杀死藏羚羊母亲的那天,心理描写)。
•任选其一。
汾阳中学:王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