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奉浦学校 杨卫平
教学目标:
1 、体验藏羚羊的母爱。
2 、学习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体验藏羚羊的母爱。
教学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 配乐诗朗诵。
孟郊《游子吟》(抽生)
2、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3、 齐诵。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藏羚羊跪拜》
二、 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三六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1、 齐读课题。
2、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跪拜吗?人在什么情况下跪拜?
(在电视中看到过;人在结婚的时候,向父母、长辈跪拜,表示对父母的尊重,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抚育之恩;在祭拜祖宗时要下跪,表示对死去之灵的思念和追思…)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为了感谢长辈,追思亡灵而下跪?而在动物界中,一些动物也会下跪?那么,他们又是为了什么而下跪呢?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
三、 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 自由读课文(配乐,要有悲壮情怀的音乐)
2、 思考
藏羚羊为什么跪拜?
(藏羚羊为了腹中的小藏羚羊而向猎人下跪,希望老猎人放过腹中的胎儿而不要杀它。)
小结:是呀,多么悲壮的场景,老藏羚羊为了腹中的小藏羚羊,向拿着枪的老猎人跪了下来!多么令人感动啊!
过渡:接下来要求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哪些情节、片段令你特别感动?
四、再读课文,感悟体验。
1、 再读课文。
2、 思考
哪些情节,片段令你特别感动?用直线划出,哪些词语、短语你认为用得特别好?用圈表示。
3、 交流
媒体出示(1)
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乞求的眼神,跪了下来,两行长泪,这些短语用得很好,写出了老藏羚羊的心情。乞求的眼神,写出了藏羚羊在希望老猎人不要杀它们。“跪了下来”写出了藏羚羊不会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希望老猎人放过它们)
(过渡:哦!你讲得真好!
是呀!面对猎人的枪,这只可怜的,无奈的藏羚羊只能用无声的语言“乞求的眼神、下跪两行长泪”来表达它的伟大,神圣的母爱。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感受它的悲壮情怀。)
1 抽生读
2 齐读
过渡: 假如你是文中的藏羚羊,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老猎人说些什么?
拓展想象
我想对老猎人说
小结:多么感人的情景啊!多么伟大,神圣的母爱呀!
媒体(2)
他倒地后仍然是跪卧的姿势眼里泪迹也是清晰地流着。
(跪卧的姿势,眼里泪迹清晰地流着。这些短语用得好,写出了母爱的神圣、伟大,即使死了,它用姿势、泪迹似乎还在向老猎人乞求)
1、 同样抽生读。
2、 齐读。
媒体3
这时侯,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体对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
媒体4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1] [2] 下一页
(这里的“孩子”用得非常精确,照应上文“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已经把藏羚羊当做通人性的生灵了。同时又照应上文老猎人是“慈善的!因为他已埋掉了藏羚羊、小藏羚羊,还埋掉了他的杈子枪。从此放弃屠杀生灵这一职业”)
小结:
藏羚羊的母爱是神圣的、是伟大的,他虽然没有挽救到自己的孩子。可是他挽救到了其他在可可可西里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其他所有所有生灵。
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对那只藏羚羊说:
“你是伟大的,神圣的”
母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母爱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把这种平时享受到的母爱表达出来。
拓展延伸:
小时候,我枕着妈妈的手腕睡,
上学了,我拿着妈妈帮我盛好的饭盒 ,
长大了 ,
过渡:
同学们讲得真好!
有关母爱的文章还有很多?老师要求同学上网,或上图书馆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故事,下节课交流。
五、 布置作业
1、 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故事,下节课交流。
教案说明:
人类一直认为自己处、在生物界的金字塔顶端。有能力有权利主宰其他生灵的命运。面对着那只死去的母藏羚羊,面对着她不干的泪痕,沉重的跪拜,一位以杀为生的老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丑陋,他收下了屠刀“藏羚羊跪拜”就是一副画的标题,这副画面呈现了最圣洁的母爱。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老师让学生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跪拜,认识到藏羚羊跪拜是为了腹中的小藏羚羊,认识感受到藏羚羊母爱的神圣伟大,在感情上与文本产生共鸣,接着以情感为线索,设计了一个大问题。课文哪些情节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你特别感动?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析,使学生的思维泛起波澜,深刻领会了藏羚羊的母爱的悲壮、神圣、伟大。通过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文中的藏羚羊,你想说些什么?启迪学生去想象,加大了课堂思维的容量!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