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螳螂捕蝉》(表格式)教案4
[标签: ]
螳 螂 捕 蝉
刘向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
2熟读背诵课文,并能联系生活实例理解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阐述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例理解故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揭示课题,初知道理
1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谁来说说这成语的意思?
2告知本课学习内容。
1自由阐述
唤起学生已有知识,激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理解道理
1过渡: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自读课文,感知理解。
2学生反映学习情况。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学课文。
2集体交流。
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1推荐《初中文言文读本》中的《螳螂捕蝉》。
2检查自学情况。
1自己学习并完成“读读背背”。
2集体交流。
从比较中加深理解故事所阐述的道理。
一、联系实际,解释故事
1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2议一议:他告诉人们为人处世应守什么原则?
1自由交流。
2讨论交流。
旨在使学生学以致用[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懂得为人处世的原则。
五送你一句话
板书孔子名言:
人无近虑,必有远忧。
抄录背诵。
增加学生文化积累。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及补充的名人名言。
2把这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家人听。
增加学生文化积淀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后感:
学古文,善辞令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