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两则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2、 学会用现代汉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阐述道理的。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吕氏春秋》的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交流信息
明了主旨
1提问:关于《吕氏春秋》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2小结:《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作,秦朝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结合百家,总结历史,为秦王提一个长治久安[注: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的治国方案。
1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使学生知道此书是秦王治国之用。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过渡:教材中所选的两则到底讲了什么呢?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你读懂了哪则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随时纠正讲错的地方。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学课文。
2自由选择一则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注: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的讲故事形式来检查对文言文的理解。
二、了解寓言特点
领会故事内容
1提问:什么是寓言?
2本文两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板书:“引婴投江”:对象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悖。
“刻舟求剑[注: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地点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惑。
1自由回答.
2集体交流
复习旧知识以引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补充内容
加强理解
1出示:“察今”篇中另一则寓言故事。
2思考: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循表夜涉”:时间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思。
1齐读。
2自由交流。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其知道“察今”篇中共讲了三则寓言故事。
五、作业
兴趣题:
选择三则寓言故事中的一则,创作一集动画短篇或创作有连读几个画面的连环画。
教后感:
学古文也可培养学生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