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墙
谢宗玉
教学目标:
1、 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2、 感受文章中的生活情趣,学习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中的生活情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
教学难点:
懂得西墙所蕴涵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准备:
收集并阅读谢宗玉散文《它蹲在阳光种植的舞台上》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说明
一、感知课题
板书课题:西墙
提问:如何理解这两个字?
交流各人的理解:只不过是一面墙。
初步体会到“西墙”只是一堵没有生命的墙。
二、读课文,感受西墙的命运
1“我”家的西墙经历了什么命运?为什么有这样的命运?
2归纳:遍体鳞伤[注: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若干年后依旧
3西墙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4文中西墙不仅是一堵墙,也作为某种象征意义,那么,西墙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5小结:作者在介绍西墙经受的风雨侵蚀的过程中,融进了对科学、对人生的思考,给予了西墙特殊的象征意义。
1阅读课文,思考。
2结合重点语句交流西墙的命运。
3交流:生活中的科学
4自由阅读8、9、10节,讨论,思考。交流各自的理解,感受。
5找出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朗读体会。
通过阅读体会关键语句,感受文中透露出的生活情趣,学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领会作者赋予西墙的特殊象征意义。
三、拓展阅读
在作者笔下,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具有其特别的意义,这正体现了作者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风格。从《它蹲在阳光种植的舞台上》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再次体会到这一点。
1阅读《它蹲在阳光种植的舞台上》,体会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2交流读后体会,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
进一步体会作者繁荣写作风格,感受到要学会读生活的思考。
四、联系探究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一些生活中的小科学呢?
1学生回顾交流。
2模仿本文写一片段。
3片段交流。
联系生活,学会运用科学解决生活中问题,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教后感:
新教材之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