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采用散读,既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促使学生熟悉课文,感“荷叶”的内心情感,以便于把握寓意。
2、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把握小荷叶的语音语调从而揣摩它的内心情感,既而思考它这样看待问题是否正确,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
说明:
以朗读促进思考,通过揣摩小荷叶的语音语调来把握它的情感,学生能准确体会小荷叶的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对待生活的方式是否可行,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事物,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活。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以思考,提出个人见解,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对生活的正确理解。理解的程度因人而异[注: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深可浅,由于面对的学生只是六年级,对生活的认识尚浅,因此只要学生有一点感悟就应给予鼓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回答“你喜欢小露珠还是小荷叶”?
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散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初步揣摩小荷叶的内心情感。
文本以露珠与荷叶的对话为主,而且把握住荷叶的内心情感便于理解的寓意,因此朗读在此处必不可少,有感情地,多样式地朗读课文,有助于沉浸课文内容,理解、揣摩荷叶的情感。
研读课文,揣摩主人公内心情感,把握寓意。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揣摩、回答上一环节的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寓意。(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新的事物,如果一味缅怀过去,沉溺于感伤昨天,那么就永远也体会不到今天的美好。)
提问:①自主阅读:小荷叶一生是怎样度过的?(用一个词语概括)
②小荷叶为什么到后来除了“迷惑”还有“伤心”呢?
③合作探究:用什么理由来劝劝小荷叶不要伤心了?
④体验感悟:能说出你学了这篇寓言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吗?总结寓意。
在朗读课文,初步揣摩的基础上四人小组讨论教师的提问。
根据教师的提问,重点思考“应该怎样做”,在全班交流互相启发下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通过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本身的关注,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寓意。
延伸拓展,表达训练。
提问: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类似小荷叶的迷惑?
改编这则寓言,表演课本剧。
学生依教师的要求,根据原文加上想象改编成课本剧。
通过编写课本剧,既能表现出学生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又锻炼了用语言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练习举隅
1、 查字典,说说下面两组词语的差异:
(1)困惑——迷惑 (2)凝结——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