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色彩》教学感悟
八年级第二学期(上海试验本)第六单元“山水清音”第三十三课选了来自日本的著名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东山魁夷的一篇散文--《自然与色彩》。
朗读几遍这篇文章,让我忽然想到了我国唐时的山水田园派大诗人王维,想到了他的诗作〈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同时,也想到了他的另一篇诗作,〈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我的感觉是王维的作品与东山魁夷的作品有惊人的神似之处,让我在作教学设计时想到由赏析王维的诗句入手,引入对〈自然与色彩〉一文的学习。
如此的导入,果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也很容易地发现了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按春、夏、秋、冬及初春的季节变化顺序动静结合地安排了五幅画面。
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结合学习王维诗句的感受也自然能体会到东山魁夷作品中的“文中有画”的特点。从而能在朗读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文字中绘写的自然之美,感受到作者在字里画间流露的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人生的热爱。
面对课题〈自然与色彩〉理解的难点,暨自然中色彩描写的作用,学生由于阅历及欣赏层次的局限,难以分析掌握。我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媒体优势,制作了“东山魁夷风景画作品展”的ppt。当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被他的优美、恬静、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所震撼,有些同学竟以为是用相机拍摄的!
结合文章与画作,学生慢慢感悟到了自然中色彩的重要性:赋予自然以极为丰富的生命力!由此,学生在进一步的课文朗读中真正体会到了东山魁夷文章与画作背后流露的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在学习中,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美的洗涤。
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时常与学生一起品尝美文,一起与各国文学大师对话,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青浦实验 赵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