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施颂红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体会洋溢在诗歌中的激情。
2、品味诗歌语言特色,感受诗歌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说明:
本课是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序诗”。写于1953年,当时不满20岁的作者更象抒情诗人,由于对生活的爱,这种被生活所强烈地吸引、强烈地触动着的感觉,使他走向了文学。该诗是这部小说情感的高度凝结和升华,是作者对“生活的爱”的情感的喷涌,作者把他的抒情时代谱写成了一首赞美生活的歌。
因此,这首诗歌的教学应以朗读为抓手,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喷涌而出的激情,并激发学生对青春、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喷涌的激情,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说明:特定的时代赋予了作者特定的青春心态,因此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借机激发学生对青春、对生活热爱的情感就成了本课的关键,其依托手段就是朗读,朗读是能够使学生真正走入文本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媒体导入
出示《青春万岁》相关资料。
请学生谈感受。
学生观看。
交流看后感受。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教学环节
1、播放音乐,从语速、语调、停顿、重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2、请学生谈初读感受
教师活动预设
1、 朗读诗歌。
散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根据每次读后的老师指点、同学评价,自主朗读。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反复阅读此诗后的感受。
学生活动预设
朗读是诗歌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产生对诗歌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
再读诗歌
品味语言
把握情感
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诗中洋溢的激情。
思考:
1、诗中列举了哪些青春生活的场景?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反复朗读。
2、自主圈划相关语句,如: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的踏青,初雪的早上行军,热烈的争论……
3、在讨论交流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深层阅读,通过思考、圈划、讨论、交流,既品味了语言,又感悟了诗人洋溢于字里行间的激情。
感情朗读
青春抒怀
1、 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感情朗读。
2、 引导学生畅谈青春感受。
1、 参与比赛。
2、 各抒已见,畅谈青春感受。
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对青春、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思路点拨]
从题目入手,理解课题中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辐射全诗,在朗读中理解、在字里行间寻找作者高喊“青春万岁”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练习举隅]
1、 熟读这首诗。
2、课外阅读《青春万岁》小说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