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陈友勤
地点:青浦朱家角中学 文昌楼204 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 独立完成三个任务。(5分钟)
1、 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 琢磨整篇文章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
3、 用自己的话或借助文中的词句提炼每段主要内容。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示:第二个问题的意思是,全文主要意思是什么,第二、三两个问题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请大家讨论。
4、学生讨论。
二、分析课文。
讨论交流阅读体会、思考结果;探求问题答案,学习阅读方法。
(一)围绕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学习。
几位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
教师指导:面对不同的意见,要求再次轻声散读第一自然段。研究段和段的关系,句和句关系及词语关系。
(二)围绕自然段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学习。
1、 教师解读第一自然段句与句之间关系。提示学生:读第二自然段6句话,第三自然段7句话、第四自然段12句话,理一理每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看清每段的主要内容。
2、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方法:需要讨论的是文章结构上的和对某一问进行解释分析的句子。
3、 教师示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归纳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 小组讨论,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来研究后两段。
5、 班级交流。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句的理解在阅读中的重要性。
要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应研究段、研究句。
2、学习方法迁移,引导学生思考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中有没有词语运用不得当的?比如第二自然段中的“所以”是否妥当,找一找文中诸如此类[注: 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的词语还有哪些?
四、作业。
1、运用上课所教的方法,梳理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2、随笔:《看别人的几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