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棒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执教者:顾卫权
教学目标:
1、 联系前面的故事情节,体会中国古代章回小说故事情节
一波三折[注: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的特点。
2、 理解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来刻画性格的特点。学会结合具体语境对人物形象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二、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观看动画,交流动画的主要内容。
2、思考:
l 白骨精这次为什么要变作一个老翁?她先后三次变成“美女”、“老妇”、“老翁”,这个顺序可以变化一下吗?
l 唐僧把孙悟空赶出师门,是由于哪些原因?这跟前面两打有关系吗?
3、 小结: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特点之一——讲究故事情节的“波折”。
三、品词品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对人物言行描写的分析来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2、明确学习内容:
l 在“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文中人物分别有哪些表现?
l 你喜欢、讨厌或憎恨哪个人物?为什么?
3、明确学习方法:阅读—圈划—评析—讨论。
4、学生自学后讨论交流,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l 孙悟空在打死老翁前,为什么要经过一番思量?
l 孙悟空为什么一定要与师父拜别?
l 听着东洋大海的浪潮声,孙悟空为何腮边泪坠,停云住步, 良久方去?
l 分角色朗读四个主要人物的关键对话,再次体会他们的个性。
孙悟空:
除恶务尽[注: 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忠心耿耿[注: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情深义重
白骨精:巧于伪装 奸诈狡猾 贪婪成性
唐 僧:是非不分 没有主见
猪八戒:
搬弄是非[注: 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自私狭隘
5、小结: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特点之二——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来刻画性格。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读一本名著。《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名著,学生虽对之并不陌生,但对其中人物的理解还是相当表层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深层地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领略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艺术魅力,这堂课主要从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的言行着手,让学生品词品句,评价人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为学生课外阅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