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
【课前导学】
1、作家作品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2、写作背景
3、课前思考
1)、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2)、马克思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3)、马克思认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冷静地研究所选择的职业?
4)、“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5)、马克思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6)、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7)、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十六七岁应是尝试规划人生、设计人生未来方向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二)、研讨课文
1. 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明确: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
2. 马克思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明确: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3.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冷静地研究所选择的职业?
明确:在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短暂的热情的情况下。
4.“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所选职业超越体质的极限。
5.马克思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明确:有尊严、深信正确、能提供广阔场所的接近完美的境地。
6.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明确: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7.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明确: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这其实是他在十七岁向社会发出的职业理想激情宣告。
(三)、质疑探究
1.写作思路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文章开头,马克思谈到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深层考虑,我们有必要找出鼓舞的来源。
接下来,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若干因素,即容易让我们在职业选择时产生鼓舞的若干因素,它们是虚荣心、名利欲、幻想、亲人朋友、社会上的关系、体质、自身能力。把这些因素都考虑清楚后,再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如果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这份职业。
最后一部分,马克思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及自己的职业选择。马克思在谈了对青年选择职业有影响的若干因素后,又对尊严的职业和职业选择一旦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作了阐释并对正确选择职业后对自身的影响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谈了自己职业选择的基本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文章的最后,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龄为他自身的职业选择作了激情的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献身。
2.重难点阐释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谈的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在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以为自己所选职业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不然,“鼓舞”的背后是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马克思在文中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在身体条件因素中,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在马克思看来,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文章最后的激情宣告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四)、小结
本文富有激情和理性,文章逻辑性强。作者先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作者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睿智。
(五)、作业
根据你的个人实际,请为你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作一个设计,并请说出选择这种职业的理由。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恪(gè)守 赐(cì)予 钦(qīn)佩 战战兢兢[注: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jīng)
b.刹(chà)那 犄(jǐ)角 纤(qiān)巧 瞠(chēng)目结舌
c.擂(lèi)鼓 教诲(huì) 累赘(zhuì) 面面相觑[注: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qù)
d.商榷(què) 妥帖(tiē) 巷(xàng)道 相濡(rǔ)以沫
[1] [2] 下一页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雏形 碑贴 一笔勾销[注: 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寂寞 惭愧 嬉笑怒骂[注: 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有志者事竞成
c.惶然 斑澜 融会贯通[注: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d.斟酌 噬啮 言论精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
①尊严就是使他 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无可非议[注: 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可厚非[注: 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②刹那间,无数声音 耳鼓,申述着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想在最后一分钟,挤进我的小筐。(充斥 充满)
③同学们的选择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注: 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比如某男士的“足球”,某女士的“巧克力”,在我就大 。(不以为重 不以为然[注: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课外探究】
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若干因素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