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比较·探究 《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态》《黄生借书说》教案
   [标签: ]

比较·探究

读书杂谈  读书的三种姿态  黄生借书说

编写:李都明

第一课时

 

学习《读书杂谈》。

 

一、预习要求

 

1.阅读《读书杂谈》,划出课文中精要的语句;

 

2.归纳各自然段的中心思想。

 

二、教学步骤

 

(一)在检查预习中导入课文的学习。

 

1.请三五个同学说出预习时划出的精要语句并说说为什么是精要的理由。

 

2.其他同学评论这三五个同学的意见,同意或不同意均要说出理由。

 

3.不必强求统一意见,只要能说出道理且言之有据即可。

 

4.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教学参考]

 

关键词语:职业的读书 嗜好的读书 勉勉强强 带着苦痛 出于自愿、全不勉强 离开了利害关系 深厚的趣味 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余暇

 

关键句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思想观点):

 

(1)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2)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3)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注: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5)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

 

(二)阅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感知并理解课文。

 

1.请若干同学说出预习时归纳段意的情况。

 

2.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意或不同意都应说出自己的理由。

 

3.遇上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

 

4.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供同学们参考。

 

[教学参考]

 

1.开场白。(缩短与听者的心理距离)

 

2.职业的读书带着苦痛。

 

3.嗜好的读书有着深厚的趣味。

 

4.读点“本分以外”的书。

 

5.带有功利的读书会减掉兴味。

 

[课堂练习]

 

(1)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

 

a.讨论读书的事,需要区别是职业读书还是嗜好的读书。

 

b.为职业的读书常常是勉强的,要把它和嗜好的读书统一起来,今天办不到。

 

c.大部分人还是为职业而读书,是很勉强,也是很苦痛的。

 

d.我们要为实现“做爱做的事又有饭吃的”的幸福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2)第四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

 

a.学问都各有用处,不能认为自己所学就是最好的,从而轻视别人。

 

b.单凭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爱读的书,是很难实现的;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兴味。

 

c.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业以外的书,通过泛览,开阔眼界。

 

d.青年学生不能放弃学业去看喜欢的书。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必须在功课完成之后,有了余暇才行。

 

参考答案:(1)c;(2)b。

 

(三)师生共同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二。(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1] [2] [3] 下一页

(四)布置作业

 

1.预习《读书的三种姿势》,把课文的关键语句画出来,注意其在段落中所处的位置,体会它们在说理过程中为什么起着“关键”作用。

 

2.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一。

 

第二课时

 

学习《读书的三种姿势》。

 

教学步骤

 

(一)在检查预习中导入课文的学习。

 

1.请若干同学说出预习时画出的关键语句,并说出其为什么是“关键”的理由。

 

2.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意或不同意都应说出自己的理由。

 

3.遇上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应当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的语境。

 

4.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供同学们参考。

 

[教学参考]

 

第一种是躺着读。没有固定的目的,博览群书[注: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一种享受。不能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

 

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心境、态度,一种目的。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约而同[注: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地采取了这种方法。反复钻研,甚至背诵。缺陷: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思路是被动的。

 

改变一下读书的姿态,站起来。问题要揪住不放——当仁不让[注: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在真理面前站起来了。对权威的质疑与批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概述或复述三种姿态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

 

结合“阅读练习·探究”一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之后推选代表汇报交流。对文中一些观点和事实,教师适当进行分析讲解。(关于“对你有什么启发”的讨论,不必在课堂上进行,可安排课外写一篇“阅读笔记”在班上交流)

 

[教学参考]

 

1.古人讲的“正襟危坐[注: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心境、态度,一种目的。

 

2.书本只是一种向导和坐标。

 

3.课文所引用的《荷塘月色》的原句。

 

(可参阅“主编导读”。)

 

(三)布置作业

 

诵读《黄生借书说》二遍,将需要熟记的重要注释标示出来,然后口译全文。

 

第三课时

 

学习《黄生借书说》。

 

教学步骤

 

(一)在检查预习中导入课文的学习。

 

1.请三五位同学诵读课文;

 

2.请其他同学对这几位同学的诵读进行评价(如有误读要指出来)。

 

3.教师小结。

 

(二)翻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口头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授,(借)给。而,并且。之,黄生。授以书,以书授之。]

 

(2)而惴惴焉摩玩不已。[总担心人家来催讨便不断地抚摩玩赏]

 

问题:

 

你有借书的经历吗?你同意作者“书非借不能读”的说法吗?作者的根据是什么?说出你的理解。

 

[教学参考]

 

相信大多数同学是认可的。如不认可,能说出自己的道理亦可。

 

作者的论据是: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他人之书: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三)翻译课文第三、四段。

 

1.请二位同学分别口头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重点解释:

 

(1)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富:丰富,多。与,各

 

(2)归形诸梦。[回家之后,(这事)便常出现在梦境中。诸:之于]

 

(3)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样一来,便感叹借书者的用书专一,而觉得小时候的光阴真应该好好珍惜]

 

(4)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这么说,难道我就天生不幸地遇到了张氏,而黄生就天生幸运地遇到了我么?固,本来,天生。] 

 

(5)为一说,使与书俱。[为黄生写这一篇“说”,连同书一起给了他。为一说,为(之)一说。俱,一起。]

 

(四)讨论

 

如果大家都能够有袁枚那样的借书态度,柏杨先生组织“借书必还大联盟”还有必要吗?“大联盟”的设想现实吗?说出你的看法。

 

(学生能言之有理[注: 说的话有道理。]自圆其说[注: 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即可)

 

(五)布置作业

 

完成“阅读练习·探究”四。

上一页  [1] [2] [3]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