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精讲
一、单元总提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注: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夫!”水,以它亘古不变的生命力,不断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畅想。从古至今,时更时新,而这一单元的课文就是“水”带给我们的随想。学习时要注意抓取景物的特征,还要仔细揣摩语言,品味文章中蕴涵的情景之美,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分讲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纯以写景取胜。以细致入微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并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对潭水和游鱼的描写,尤为精彩,神韵倍出。
《黄果树瀑布》以磅礴的气势,雄浑的笔力结合细腻的感受,描绘了一幅立体式的画卷。作者善于运用独特的感官,寻找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在谋篇布局方面可谓匠心独具。
《绿》以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构思,抒发了对“绿”的独特感受。学习时要注意借鉴作者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以及体会文中精美的语句。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注: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站立起来的水》凭借精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瀑布的形态点染得有声有色[注: 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学习时要注意诗的炼字炼词。
袁氏兄弟的两篇《游高梁桥记》以及张岱的《白洋潮》,这三篇文言文的学习,除了领略古人写景精湛而洗练的笔法外,应更多地积累一些文言字词,文言句式,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初步学会辨别词类活用。
《钱塘江的夜潮》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以侧面描写多衬托钱塘江夜潮的雄伟,而后则以自己的观潮经历表现了独特的自我感受。
《水之歌,水之思》以生动的说明文的笔调,翔实地说明了水带给地球,带给人类的巨大财富,结尾也较为冷静地提出了水带给人的沉重思考。小标题的形式,使得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注: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阅读时,应学习概括总结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意。
三、阅读提示
关于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它的精义是:在比较中鉴别,从鉴别中提高。我们知道,一种读物或一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如果孤立地阅读,有时候不一定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但如果把它和同类的读物进行一番比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中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要选好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读物中发现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住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选好比较对象,确立了比较点之后,要对所选的作品,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加深对读物的认识,获得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