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学科:语文 年级:七年级 主备: 李雪剑 日期:
课 题:长 江
学习目标:
1、 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 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 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
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
2、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三、夯实基础(自主完成下面各题,课堂展示)
1、 文学常识填空
《长江》是我国作家 的一篇 (体裁),这是一种介于 和
之间的文体,兼有二者的特点。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浦( )口 千年万载( ) bó( )船
穿suō ( ) lín lín ( ) shǔ( )天
四、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细读课文,你就能很好的完成)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2、这篇散文诗,全篇贯穿着一个“ ”字,画面像电影一样由近及远展开,描绘了 ,抒发了作者 感情,这是 的写法。
3、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象征了什么?
4、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5、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找一种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巩固提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舢板(shān) 镂空(lòu) b.奔赴(fù) 哺育(bǔ)
c.堆栈(jiàn) 纵横(héng) d.呵斥(hē) 吹拂(fú)
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①穿唆 ②诡丽 ③谩横
3、解释词语
容光焕发[注: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nb
[1] [2] 下一页
sp; 粼粼:
4、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长江很早便醒过来。它以鱼肚色抹着 ,它以宽阔的
,它以四月的风 ,它以脸上 ,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②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 ,那是祖国人民 ,
祖国人民 ,那是 ,照耀得你的心
, 。
5、文中写了长江的 时段的景象。 文中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时
心情的句子是 。
6、作者在行文中多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你能不能写一些关于长江的诗句呢?(课外完成积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