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初二语文组集体备课 执笔人:赵修玉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知识。
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 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注: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可以明得失。”
二、解题
1.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注: 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2. 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1. 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
易读错的字有:昳( )丽 朝( )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2. 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注: 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3. 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问题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 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2. 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3. 讽谏的结果如何?
4. 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三、把握特点,帮助记忆文本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三时:令初下 中赏 数月之后 下赏 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四、学生六人分角色朗读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分角色朗读,更有利于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值得品味外,邹忌进谏的话语同样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朗读时应根据每个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相应的语调。六人可以轮换角色多读几遍,以至成诵。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简单的课本剧。为下节课
[1] [2] [3] [4] 下一页
的分角色表演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分小组讨论、指导修改剧本
1. 场次(同时理清了思路):第一幕,问美比美,反思感悟;第二幕,邹忌劝谏,齐王纳谏;第三幕,门庭若市,战胜朝廷。
2. 人物(人物外貌的语言):邹忌(修长,形貌),妻,妾,客人,徐公,齐王。
3. 语言(学习语言与人物身份的关系):妻、妾、客语言的细微变化。(体会语言)邹忌思考的语言语气;邹忌上奏的语气;齐王下令的语气。
4. 文章中哪些地方在表演时还需要注意,如何理解?
如:“孰视之”“暮寝而思之”“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如何表演?邹忌反思的内容是出声还是不出声,语气如何把握?哪些地方需要增加内容?等等。
三、每个小组推荐一篇优秀剧本,上台表演
四、可组织几个学生评委,当场评出表演最优秀的一个小组
五、作业
1. 背译全文,增加积累。
2. 拓展延伸: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注: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画蛇添足[注: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鹬蚌相争等。
参考剧本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剧
第一幕
人物: 邹忌 邹妻 邹妾 客人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相国府邸
(旁白:早晨,阳光明媚,齐国相国邹忌一大早就起床,正在整理衣冠。只见他身高八尺多,脸色白皙,容光焕发[注: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邹忌(整理一下襟袖,打量着镜中的影象):我邹忌年过半百,风采依旧,哈哈!
邹妻(上来了,福了一福):相公,该用早餐了。
邹忌:哦,知道了。
邹忌(在镜前转了一圈):爱妻,你看一看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更帅呢?
邹妻(细细打量了一番,充满爱意):相公风度翩翩[注: 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那徐公怎么能够与你相提并论[注: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呢!!
邹妾(向二人福了一福):老爷,夫人,早餐准备周全了,请用膳吧!
邹忌(凝视着镜中的自己,作沉思状):爱姬,你来得正好!快,看一看老夫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漂亮?
邹妾(瞧了瞧邹忌,又瞧了瞧邹妻,低着头,怯生生):老爷,徐公怎么能够与你相比呢!
邹忌(双手理着髯须,大笑):哈哈哈!用餐去! (众人下场)
…………
(旁白:第二天,依旧是艳阳高照,邹忌正在会客厅上)
客人(鞠躬,抱拳):相国大人久等啦,下官许伟给大人请安!
邹忌(抱拳,还礼):不知许大人登临敝府,有何见教?!
客人(又鞠了一躬,毕恭毕敬[注: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下官蒙大王恩典,相国大人抬举,被派往南方任职,特来辞别!并聆听大人教诲!
邹忌(右手理着髯须,赞许地笑着):好好!贤侄应该恪尽职守,为大王效力!——许大人与徐公是老交情,你看看我与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客人(在邹忌周围转了一圈,谄笑):相国大人是齐国男子的典范,而今风度依旧,更添几多成熟韵味。徐公远远比不上您的美丽啊!
邹忌(自得状):哪里哪里!贤侄太抬爱了!哈哈! (二人下场)
…………
(旁白:又过了一天,邹忌独自一人倚在寝室)
邹忌(自言自语[注: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今天徐公来访,老夫仔细打量一番,自以为不如他美,照着镜子再细细比较一番,发觉自己的容貌与他相比差多了!
邹忌(作不解状): 为什么老夫的爱妻、爱姬与许大人都称赞我比徐公美呢?
邹忌(作大悟状): 爱妻赞美老夫,是偏爱我;爱妾赞美老夫,是怕我怪罪;许伟那小子夸奖我,是对我有所求,拍马屁!……一个人尚且如此受蒙蔽,国家更不用说了。老夫得提醒大王一下!…… (邹忌下场)
第二幕
人物:齐威王 邹忌 侍从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齐王宫殿
(齐威王坐在龙椅上,侍从立在一旁,邹忌上)
邹忌:(行君臣之礼):启禀大王,臣邹忌有事启奏!
齐威王:好!邹爱卿平身!有事尽管奏来就是!
邹忌:(站起身来):谢大王!老臣的确明白自己比不上徐公漂亮。我的夫人偏爱我,我的爱妾怕我怪罪,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齐威王(倚在龙椅上,大笑):呵呵!孤还以为是什么国家大事呢?!原来是爱卿的家事!哈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邹忌(神态严肃,上前一步):不,大王明鉴!这不只是老臣的家事,这是关系到齐国兴衰胜败的大事!
齐威王(从龙椅上站起,诧异):哦,孤洗耳恭听[注: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相国请讲明白些!
邹忌(正色):老臣一个人尚且受到如此蒙蔽,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拥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嫔妃及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之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全国境内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大王。这样看来,大王所受到的蒙蔽很深啊! (划线处可用原文)
齐威王(频频点头):好!好!好!邹爱卿言之有理[注: 说的话有道理。]!
齐威王(拟写诏书):来啊,传孤旨意——从今日起,无论大臣、差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授予上等的奖赏;上书谏寡人的,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众场合批评指出朝政的过失,让寡人听到的,授予下等的奖赏! (划线处可用原文)
邹忌、侍从(鞠躬):大王英明!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威王(喜笑颜开[注: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众爱卿平身!退朝! (众人下场)
第三幕
刘向:好一位善于进谏的邹相国!好一位勇于纳谏的齐威王啊!法令刚刚颁布的时候,大臣们争着进谏,宫廷就像市场那般热闹;几个月以后,朝政有所好转,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谏;满一年以后,政治修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毛病可讲!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纷纷派人来朝拜齐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只要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啊!(划线处可用原文)
【板书设计】
妻 私 宫妇左右 三赏 广开言路
邹忌 妾 畏 朝廷之臣 齐王 三变 政治修明
客 求 四境之内 结果 四国朝齐
讽 谏 纳谏 国家强盛
课课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 zōu)忌 谤(bàng)讥 朝(cháo)于齐 昳(yì)丽
b进谏(jiàn) 期(jī)年 衣冠(guàn) 面刺chī)
c窥(kuēi)镜 弗(fó)如 数(shuò)月 暮寝(qǐn)
d间(jiàn)进 八尺有(yòu)余 旦(dàn)日 朝廷(tíng)
2、判断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加点词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项是( )
a忌不自信心 b自以为弗如 c今齐地方千里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朝廷,朝堂)
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蔽甚矣(蒙蔽)虽欲言(言语)
c服衣冠(穿着)讽齐王(委婉地规劝)修八尺(长,指身高)
d虽欲言(即使)私臣(偏爱)昳丽(光艳)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c晋军函陵
d稍稍宾客其父
6、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1)君美甚,徐公
(2)徐公
(3)徐
7、下列评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两项是( )
a本文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直言敢谏的古代贤臣形象。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又是从自己的受蔽谈起,因此受到了好的效果,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种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听到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燕、赵、韩、魏都到齐国朝拜,表示尊重。
8、翻译下列各句。
(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填空
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月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