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寨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编写时间 年月日 第二轮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
东施效颦[注: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话语词》
授课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能力目标
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条理清楚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语言
亦庄亦谐[注: 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的特点。
2、学习本文结构安排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计划课时
二课时
课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轮教学设计
补充与修改
第一课时
一、提问引题:
请同学们说说“滑坡”“刹车”“军备竞赛”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
作家简介:王蒙(1934~)自然情况: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这时期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三、分组探究,质疑解难。
1、积累词语:
东施效颦( )
顺手牵羊[注: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进谗( )诬( )陷
贬( )意 谦逊( )反馈( ) 时髦( )
示瑕求疵( ) 拈( )花惹草 嗲( ) 推敲
媒妁( )之言
差强人意[注: 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惩前毖( )后
斟酌( )
指名道姓[注: 明确指出姓和名。]
2、本文作者列举语词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对我们学习写作有何帮助?
3、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对于我们在日常口语交际方面有何借鉴意义?
第二课时
4、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元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一句话?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不求
千篇一律[注: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但求
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四、课堂拓展练习:
请用“聪明”“愚蠢”两个词语,结合自已写作,仿照本文“效颦”一下。
五、课后练习
第一题
辨析《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中的“报告”“反映”的含义。
钱到外地做学术报告的“报告”是“演讲”“讲话”的意思,是上对下的走向。钱老接到这个报告的“报告”是有关部门向他通报消息的意思,是下对上的走向。周恩来接到钱的请辞报告、钱给张爱萍写报告以及张接到钱的报告的“报告”,是下对上“反映情况”的意思,并且包含请求批准之意,在现代公文中称为“请示”(只反映、汇报情况而不要求批准的,公文中才称为“报告”。王蒙文章中有“请示”一词,但未做如此区分)。文中出现的“别人对你有反映”一句中的“有反映”就是“有批评性意见”,甚至已形成“舆论(群众言论)”的状态;换句通俗的话,就是“群众(或轻一点:人家)对你有看法”。
第二题
试仿照本文,述说“滑坡”“刹车”“军备竞赛”的本义和新产生意义。
滑坡:滑坡中的“滑”本义是滑动。滑坡原为地质学的术语,指地表斜坡上大量土石整体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就像反映、反应、反馈等自然科学的术语转用到社会生活中一样,滑坡也被运用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如“经济滑坡“产量滑坡”“他的成绩出现滑坡现象”等。引用到社会生活后,有的侧重指正在发生的不断下跌、一直下降的现象,如上述几词均是;有的更侧重于表示下滑的趋势,并且包含阻止下滑的困难,如说“要坚决阻止经济的滑坡现象”,表示的正是这个含义。这后一义虽然在词语运用上和滑坡的原本意义有不同,但变化还不大。《克》
文中的“滑坡论证”变化就大了。它不一定指下降、下跌,它借用滑坡现象,指迈出第一步后,难以阻挡的后续趋势。以上变化都多少反映了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管理的难度。
刹车:原为交通、工业用语,指用制动装置止住车的行进,或停止动力来源,使机器停止运转。“刹车坏了”是把它转义指称那个制动装置(汽车上即指那个“闸”)。运用到人的行为现象领域后,指将那些正在进行的尤其是热衷进行着的行为、活动,强行停止下来。更多的时候又突出了“立即”制止的意思;新产生此义,大约跟刹车突然停止有关。为此,往往还加上速度意义的副词以示强调,如“赶快刹车”“立即刹车”等。《克》文中所用(必须在开始就刹车),就是“立即”制止、“立即”停止的意思。此新义的产生也大概跟现代人类复杂频繁的活动有关。
军备竞赛:原为军事、政治用语。军备指常备军和武器等军事装备。军备竞赛原专指敌对国家间为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而竞相扩充军备的行为。后使用到其他领域,指其他敌对双方或竞争对手间为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竞相壮大自己实力的行为。变化的情况,一是将专指的军备泛指为一般的实力,这是词义的扩大;二是在使用上扩展到非敌对关系的竞争双方间,如体育竞技的双方。《细》文中人类和病毒间的“军备竞赛”是在敌对双方的意义上用的,具体释义应为:竞相壮大自己战胜敌手的实力。此词的转移、扩大使用,一是反映了二十世纪的军事活动对社会各领域的强大影响,二是反映了现代社会间的竞争的
今非昔比[注: 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状。
第三题
选择一两个你常用的词语,仿照本文“效颦”一下。
1.免疫力:本意是生物不受某种病害感染的防御能力。如: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不能打胜仗。则是比喻人们抵御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
2.感冒”原意是一种病症,而在“他这个人对唱歌不感冒”中则是“感兴趣”意思。(供参考)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