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小亦称大手笔——汪曾祺小小说《陈小手》赏析
读汪曾祺的小说,常有一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注: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的感觉。《受戒》《大淖记事》在当代文坛上是独树一帜[注: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的,即使最短的《陈小手》,也能使我们从中领略出作家独特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小说中,浓重的风俗情调,随心所欲[注: 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又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的叙述风格,显示了一个成熟的作家炉火纯青[注: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的艺术驾驭功底。
同
“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
同行的医生们都看不起陈小手,虽然在当地老百姓中他还是有影响的,陈小手都不在乎这些。
“只要有人来请,立刻骑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
这个陈小手还颇有一点“无争”“无为”的道家境界,如果是在商业界,这倒不失其为“人无我有”的精明之道。其实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开头,这样的人物,平平淡淡,也没有什么荒谬之处。
倒霉的偏偏是,故事发生在旧社会,那种兵荒马乱[注: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的岁月,一个救苦救难[注: 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活人多矣的良医,又怎能逃脱时代与社会的悲剧。陈小手遭遇了孙传芳的一个联军团长——当然不是本地的一般人物。团长的太太难产,团长派人去叫(而不是一般的“请”)陈小手,“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注: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
团长呢?为了表示他的感激“拿出二十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还虚情假意[注: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地说:“别嫌少哇。”写到这里,你仿佛觉得故事总该结束了,那位团长虽然派头十足架子大点,还是颇通人性的。
作家的高明之处还在后面,“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这时“团长掏出枪,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直到这时,这位团长大人的凶恶嘴脸才算原形毕露[注: 原形:原来的形状;毕:完全。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团长还觉得怪委屈“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神来之笔至此嘎然而止,没有一句啰嗦话,但读者此时心中已经义愤难填。结尾之处,显然是对道家“无争”“无为”思想的有力批判,体现了
好的短篇小说实在不容易写好。在千把字的篇幅内要容纳全部小说的要素,对作家来说,无疑是个十分困难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