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独特见解。
2、体味作者行文运笔之妙,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 “鸡鸣狗盗[注: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动画欣赏)
2、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前封荆国公,死后谥号文。抚州临川人,于北宋真宗天福五年(公元1021年)出生在官宦之家。
王安石是北宋的名相,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要求改革吏治、实行变法。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斗争,确保“新法”的颁布实施,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的诗文造诣也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的文章《伤仲永》,情理兼具;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文学上的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等。
3、词语积累
你能翻译出下列句子吗?试试看吧!
0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泰国。
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
0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特,只、仅仅。雄,长、首领。
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
03.岂足以言得士!
哪里说得上是得到了贤士呢?
04.擅齐之强
擅,拥有。
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05.南面而制秦
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06.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门下。
4、译文
世人都称道
5、分析课文
01.对
世皆称
02.作者把
鸡鸣狗盗
03.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
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04.“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05.王安石驳斥世人观念的根据是什么?
答:王安石认为a鸡鸣狗盗不能算作士。b依靠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可以制服秦国。
06.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说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
a.王安石对战国时士的概念理解不正确。《史记》中负贩、屠狗、引车、卖浆者皆起过士作用。侯嬴、毛遂、毛公、薛公都出身微贱也都是士。b.得一士可“南面而制秦”无根据,齐国得士也未必能制服秦国。(以上供参考,有理即可。)
小结
本文驳斥“
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