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重庆市赛课教案)
重庆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参赛教师阅读部分教案
我爱你,中国汉字
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舒小松
教师简介:舒晓松 男33岁,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普通话国家一级,长寿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网络师范学院优秀学员曾获长寿区教师基本功竞赛全能第一名,长寿区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第一名,语文教案设计获市一等奖,曾获“朝阳杯”青年教师邀请赛最佳教学设计奖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励,多次上区级教学研究课担任学校“新教育实验”项目主持人教学崇尚真、实、活的教学风格,教学激情大气开发晨诵、绘本、整本书共读等儿童课程,运用实践效果好热爱读书,立志教师专业发展偶像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人生信条是:让教室开出朵朵鲜花!
教材分析:
《我爱你,中国汉字》是西师版版第十册第31课课文写了汉字的美丽可爱、独特风韵、有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汉字的无限热爱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展示了汉字的神奇、有趣、古老、丰富,表达了对汉字的赞美在设计中我紧紧围绕汉字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文眼”是文章的灵魂紧扣文眼,从一点切入,然后逐层展开,层层递进,直至最后揭示文章主旨,阅读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围绕课题,整节课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中国汉字从何而来?这份爱有多深呢?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交流与探讨中,那些融入自己独特感受的理解相互碰撞,使学生获得了关于文本的更丰富的信息,正是围绕这一点,通过扣词析句,层层递进,不断夯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地品味语言,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努力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想象中感悟我抓住描写汉字特点的句子,先从汉字的独特风韵、无穷变化、富有灵性三个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魅力其间渗透写作方法,即读出意、读出情、读出法,感受作者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品味汉字特点
1文章中写出了汉字的特点,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概括
2感受作者情感
文章中渗透着作者对汉字的浓浓热爱之情,让学生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阅读
3渗透写作方法
文章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随文让学生感受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汉字相关资料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本课时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
2联系课文,感受修辞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
二.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和了解有关汉字的知识,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读好课题
(1)齐读课题,读好关键字
(2)爱从何来,爱有多深?
(设计意图:从题眼出发,朗读入手,定好本课时学生情感基调)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检测词语
(3)归纳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成果,初步感知汉字魅力)
3细读课文,感受情感
学习第一段
(1)引入:作者对汉字的爱有多深呢?
(2)指导读出汉字的美丽可爱?读出“不忍心”
(3)作者把这段话写得这么美,用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写作方法)
学习第二段
(1)作者爱中国汉字的什么?
默读课文,勾画句子,概括汉字的特点
(2)出示汉字,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想象?读出汉字的风韵来
(3) 学生举例说说我们喜欢的汉字中,还有哪些字也有着这样独特
[1] [2] 下一页
的风韵呢?
(4)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示书法作品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①出示段落指导朗读
②读句子,写得这样美,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学习第三段
(1)汉字还有哪些特点值得刘湛秋那么喜爱?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出示古诗名句学生感受
(3)学生想象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或一句诗表达感受,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习第五段
指导有感情地读第五段
4再读课题 升华情感
教师总结板书,读课题
(设计意图:升华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附:板书设计
独特风韵
我爱你,中国汉字 变化无穷
富有灵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