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赞》教学设计(重庆市赛课教案)
重庆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参赛教师阅读部分教案
西师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23课
胡杨赞
璧山县正兴小学 肖华
教师简介:肖华,女,1977年8月出生,专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璧山县正兴小学教师,璧山县骨干教师,重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合格学员,璧山县“优秀共产党员”近三年,参加璧山县小语赛课,所执教的阅读课《掌声》、习作课《吹泡泡》均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篇获县级一、二等奖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31课
教材分析:
《胡杨赞》是西师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文语言质朴真切,富有变化无论写茫茫戈壁还是写胡杨,都能抓住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绘作者还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更赞美具有这种品性的人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新疆民乐和胡杨的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胡杨的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注: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词语的反馈检查
3用上三五个词语,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走进胡杨
1.“不知为什么,我却独钟情于胡杨”理解“独”,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独钟情于什么样的胡杨呢?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表达方法,感悟作者情感)
a无人关照的胡杨(第3自然段)
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我”独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抓住“眼泪”,感悟作者拟人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初步有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b弓腰驼背的胡杨(第4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这个重点句,边读边想画面,理解“嶙峋”,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赞美于胡杨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有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c粗茶淡饭[注: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的胡杨(第5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粗茶淡饭”“锦衣玉食[注: 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这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理解,感悟胡杨生命力的顽强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赞美于胡杨的情感
声情并茂[注: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读第6自然段
d无私奉献的胡杨(第7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彻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激发学生对“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的胡杨的崇敬赞美之情
4快速浏览全文,认识象征的写法
四、升华情感,延伸拓展
的确,我们赞美胡杨,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也赞美具有胡杨精神的人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话想说,那就提起笔来,用自己的语言写几句赞美胡杨的话吧
1生自主写话
2交流
3推荐给孩子们一篇文章《白杨》,希望大家去阅读,去感受感受白杨树的精神,以及像白杨一样的人
[1] [2] 下一页
的可爱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堂课学习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自己钟情于胡杨、赞美于胡杨的
二、积累语言
1听写并积累生词
2通过朗读,交流分享读推荐文章《白杨》的体会
3背诵记忆或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4相机体会“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的好处
三、小练笔
1结合《胡杨赞》一课的学习积累,试着用象征的手法写一个小片段
2现场分享、点评小练笔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