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重庆市赛课教案)
重庆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参赛教师阅读部分教案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16课
桥
(第一课时)
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 栾远琴
教师简介:栾远琴,女,1981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科研主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从村校到完校,从完校到中心校,脚踏实地[注: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步步为营[注: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她成长为“市级优秀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曾获武隆县语文赛课一等奖,武隆县论文大赛一等奖,武隆县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武隆县说课大赛二等奖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桥》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十六课,是一篇小小说本组课文主题是“他们让我们感动”四篇课文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教学本组课文,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为能实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舍己为人[注: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的高尚品格这一目标,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汇报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引语,通过配乐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感知,整体把握;自读自悟,潜心学文;精读品析,读悟生情;寄托哀思,升华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认读 “咆哮、放肆、拥戴、势不可当”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课文令我们感动的地方,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临危不惧[注: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大公无私[注: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老汉临危不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课题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相互交流家乡的桥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与你们一同走进当代作家谈歌的作品“桥”(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不好读的地方反复读读
2.检测生词读音,抽生提醒,其余同学跟读
三、自读自悟,潜心学文
(一)谈环境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牢记这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再读课文,想想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并迅速用波浪线标出课文里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再反复读读,细细品味(生读课文,划有关句子)
2汇报交流,相机品读重点词句
重点品读: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洪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句子中哪些关键词给你们这种感觉?
(3)你能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些词吗?
(4)把这些词放回句子中,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自己可以先试试(抽生读)
(5)看课件:山洪暴发,感受洪水的势不可当
(6)引读这句话,一组读,两组读,全班读
(二)谈村民
1 这咆哮的山洪惊醒了村庄,此刻,村民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2 同学们,假如你们也在这个村子里,眼看山洪就要吞没整个村庄,你最本能的反应是什么?
3 理解: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4 在这生死攸关[注: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的紧急时刻,谁出现了?
三、精读品析,感悟老汉形象,读悟生情
1.自由读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透过老汉的言行,你们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呢?用一两个词简单地批注再把令你最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勾
[1] [2] 下一页
画,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相机品读重点语段(相机出示语句)
预设一: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重点是让学生交流,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二: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重点指导读出感叹句,感悟短句对渲染气氛起到的作用)
(1)好一个党员排在后面,谁排在前面?这说明了什么?
(2)在这段文字中,感叹号连续出现了三次,你觉得这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个句子
师小结:灾难来临,老支书告诉人们:逃生路上,党员垫后,这样的党员的确应该受到人们的拥戴!
预设三: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重点:一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二是思辨老汉的矛盾之举,凸现老汉不徇私情[注: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先人后己[注: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的高尚品格)
(1)看老汉揪出小伙子的课文插图,从老汉的神态,动作,你看到的是什么?
(2)(课件出示句子)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老汉的神态、动作、语言的?
(3)师小结:作者描写人物时,抓住了神态、动作、语言,将老汉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4)理解老汉揪出儿子的举动,感悟老汉不徇私情,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
(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朗读这段话
师小结:这个老汉,在亲情与人民利益面前,他选择了后者,这样的老汉确实应该受人拥戴!
过渡:其实,老汉也是凡人,也是血肉之躯,他真的就无视这份亲情吗?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触摸那份可歌可泣[注: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的父子情
(6)引读: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7) 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他似乎要喊什么,他会喊什么呢?
师小结:这份深沉的父爱被排在了爱人民这份大爱之后,这样的老汉的确应该受到人们的拥戴!
四、寄托哀思,升华情感
1 引读结尾部分
这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同学们,捧起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一起读读:五天以后……
2理解“桥”的内涵
3 练笔
这位白发
3、交流
师总结: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人的声音
多么令人震撼的情感啊!乡亲们感动了,每一个人都感动了,相信同学们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崇高的心灵、美好的言行,架起一座座爱心桥,友谊桥,成功桥……
板书设计:
16 桥
党员 群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