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重庆市赛课教案)
重庆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参赛教师阅读部分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1课
黄河的主人
荣昌县峰高街道中心小学 苏功玉
教师简介:苏功玉,女,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批读课文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注: 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的优美散文文章通过黄河气势铺垫“主人”,筏子轻小渲染“主人”, 乘客神情衬托“主人”, 艄公品行铸就“主人”,从多角度描绘、赞颂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这一形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注: 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年级下册是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的重要阶段在本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朗读能力与默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是四年级下册阅读教学的重点;重视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重视课外拓展的适度性与适切性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机融合
本课是专题八的一篇批读课文本专题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批读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旁批,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把握阅读要领,学会多角度、有创意地读书四年级学生已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了解一定的批读方法,故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在于引导学生利用旁批,理清思路,习得方法;抓重点词句入情入境,感受与惊涛骇浪搏斗的“黄河的主人”的高大形象
本文是散文,文字简练,四年级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易出现思路散,理解浮于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教学时,从两个方面去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3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4从文中得到启发,领悟到只要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注: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利用旁批,理清思路,习得方法;抓重点词句入情入境,感受与惊涛骇浪搏斗的“黄河的主人”的高大形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学习批读,理清脉络
1浏览旁批,整体感知
2谈读旁批的发现,老师点出旁批方法
3交代学习任务:
这节课将重点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旁批
(三)自由读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带生字的词
(2)找出写水的词自由读
(四)利用旁批,感悟形象
1与黄河对话
(1)读词语,想画面
(2)出示黄河的视频,感受黄河的险
(3)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次领略黄河的险(利用旁批和“滚”的字义指导朗读)
2与羊皮筏子对话
(1)学生默读,在批注栏里写下批注,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预设一:写了羊皮筏子又轻又小
出示羊皮筏子图片,感受羊皮筏子的小和轻,领悟它的险
感情朗读: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预设二:写了羊皮筏子载
[1] [2] 下一页
的人多、物多
抓重点句: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3)读旁批,感受此时筏子的险象环生
3与乘客对话
(1)过渡:作为旁观者的“我”站在黄河岸边,不禁为乘客提心吊胆[注: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然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为自己担心了吗?
(2)他们是怎样做的?勾画相关的句子(抓“谈笑风生[注: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一词)
(3)想象乘客们在羊皮筏子上干什么呢?
(4)学生批注,乘客们为什么能谈笑风生呢?
4与艄公对话
(1)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有了艄公,乘客们就不会害怕了呢?
(2)学生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将疑问写在旁批栏里
(3)生生讨论,师生共同释疑
(五)梳理全文,升华形象
1师生合作,感情朗读,梳理全文
2抽生答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呢?
3小结全文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旨
只要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主人
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艄公
如履平地
乘客
我
羊皮筏子(简笔画)
黄河滚滚(简笔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