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1.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儿子“受不了啦”的心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008年1 1月 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说看到它你想起了什么?
2、出示一枚金币,导入课题,介绍文中的金币指的是外国的一种货币.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同桌互相检查摘录笔记完成情况
2、指名读词语,正音:懒惰 两俄里 筋疲力尽[注: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省吃俭用[注: 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挣钱 逛逛 熊熊大火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口头填表格
次数 金币来源 父亲的做法 儿子的反应
一
二
三
5、学生看表格质疑,教师提炼主要问题并板书。
(1)父亲为什么要把金币扔进火炉?
(2)妈妈为什么要给儿子金币?
(3)儿子为什么前两次只是笑着走开了,而最后一次却“受不了 啦”?
......
三、引导学文。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儿子为什么前两次只是笑着走开了,而最后一次却“受不了啦”?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重点指导通过朗读理解儿子“受不了”的原因)
(1)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中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 通过理解“跑”“抓”“大声叫”等词语体会儿子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2)“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当牛做马”“整整”“苦差使”“!”等体会这枚金币的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从而进一步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两个自然段,读出儿子的伤心和愤慨。(通过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师范读等形式加深理解)
四、拓展升华。
1、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可以对文中的父亲、 母亲,也可以对文中的儿子,还可以对同学没们说。(指名说)
2、现在再看到这枚一元硬币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分角色朗读课文。 ★续写课文。 ★想一想:今后该怎样支配压岁钱? 资料提供者: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