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贵州省毕节地区中考作文写作导引及满分作文展评
张宗明
【原题展示】
记忆是一个奇妙的仓库,那些美好的库藏,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刻骨铭心[注: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的美好瞬间,也可能是一个曾经拨动你心弦的声音……
打开你记忆仓库的大门,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内容充实具体。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引语中把“记忆”比喻为“奇妙的仓库”“美好的库藏”,也就决定了行文的抒情色彩,决定了选材的范畴是自己过去难以忘怀的某段生活、某种经历、某件事情、某些人物。正如引语所提示的,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刻骨铭心的美好瞬间,也可能是一个曾经拨动你心弦的声音……”但有经验的作者常常回避引语提示过的内容,在省略号上做文章,选择新颖鲜活,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的材料,尽力做到别开生面[注: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扣人心弦[注: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根据文题的要求,写作本题宜采用第一人称,这样有利于思想感情的抒发。所选材料宜小不宜大,只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对自己的心灵有所震撼,而久久不能忘怀的,写出来一定能打动读者,收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你可根据所选材料来命题,所命的题目一定要与话题和你选取的材料密切相关,有利于发挥你擅长的文体色彩与中心思想的表达。只有简洁明白,文质兼美的题目才能收到明眸善睐[注: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摄人心魄的效果。
(张宗明)
【满分作文1】
永远的记忆
毕节一考生
日升日落,春去秋来,一次次欢笑与泪水的记忆已经从我的脑海中逝去,惟独那一次却永远不会忘却。
“小蒙,去办公室把作业本抱来。”先生说。
我的先生是至今还风尘的山区民办教师(母亲去世之后,我回舅家上学)。他面容清瘦,穿一身陈旧的长衫,戴一副沉重的眼镜,给我们上课时总是“之乎者也[注: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的。我们叫他“先生”,不叫“老师”,一是因为地区的习惯,而是因为他古板的风度。
“恩,知道了。”我是先生委派的语文科代表,可是我在语文课上最捣乱,而且语文成绩在班里是最低的。唉,不知道先生是怎么想的。我的心里总是和先生作对。就是这回吧,我也是摆出一副极不情愿、自由散漫的样子去抱作业本的。走到办公桌前,抱起作业本就要回教室,可是桌上一个日记本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立刻起了坏主意。嘿嘿,瞧瞧先生有什么秘密,在班里宣扬宣扬定会让“先生”出丑。于是一只胳膊夹着作业本,另一只手慌乱地翻开了先生的日记。
“啪—— ” 正当几行字印入我的眼帘,胳膊夹着的作业本羞涩地掉到了地上。鼻子感到又酸又涩,泪水在眼角不断挣扎,终于冲出了眼框。“小蒙这孩子不听话,我也有责任,他没有妈妈,心灵中缺少母亲的温暖。每次讲课提到母爱时,我就不知所措[注: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静寂,很久的静寂。我呆了,真的呆了。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屡犯错误却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为什么语文成绩很低的我会当科代表,为什么我受处分而先生会落泪。为什么……
清晨,一缕朝阳斜射在爬满露珠的小草上。先生,您就像“阳光”,温暖了一颗颗冷寞的心;你就像春雷,唤醒了个个沉睡的生命。
“先生,谢谢您唤醒了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个欢笑与泪水的记忆已经从我的脑海中逝去,惟独你——我的先生,永远在我心灵的记忆当中。
【简评】
核心亮点:情感真挚,蕴涵丰富。
一个失去母爱的孩子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心灵世界,接触到了那隐藏于心灵深处的爱,从而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其质朴真挚的情感在读者心中荡起阵阵涟漪。一个小小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山区那位宽厚和蔼、善良真诚的“先生”像“阳光”温暖了一颗颗冷寞的心,像春雷,唤醒了个个沉睡的生命,其品质让读者肃然起敬[注: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一篇不长的文章,让我们品味到了小作者语言表达的功力。如“作业本羞涩地掉到了地上”等看似平淡而蕴涵丰厚的文字不能不令人叹服。
(张宗明点评)
【满分作文2】
美丽的记忆
毕节一考生
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听我慢慢说给你听……
开 学
那年开学典礼,校长的长篇讲话让我闷得慌,偷偷跑到厕所背后看英文小说《小妇人》。刚打开,一个女生出现了,问寡人:“校长大人作报告呢,你怎么跑出来了?”我说:“闷得慌,想透透气。你是哪个班的?”mm指着我班的教室说:“那个班的!”我冲着她说:“我们一个班的呀?嘿嘿,你也闷得慌吗?”她说:“嗯,我们班一个新生逃跑了,我是出来找他的。”看得出来,她也坐不住了。“你又不是他妈,找他干啥?”mm说:“没办法啊,我是他班主任呀!”我当时就傻眼了。一分钟后,终于憋出一句话:“嘿嘿,老师,你真年轻……”
外 号
还记得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吗?他们随时出现在我的记忆当中。
“猴子,咋不扫地?”
“知道了,干嘛那么大声叫,显鸭嗓呀。”
这是我班“鸭子”与“猴子”在调侃。
我班别的没有,猴子、鸭子、小鸡、乌龟应有尽有[注: 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也不知是哪位超想象力家想出这么多的外号,令尔辈佩服得“五体投地[注: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至于老师嘛,不外乎“母老虎”、“眼镜蛇”之类。
说真的,别以为这样喊来叫去很有意思,听多了,
[1] [2] 下一页
不仅耳朵会起茧,就连感觉也好象动物化了——猛兽到此也,快快逃吧……
自 习
还记得那个晚自习,教室里特别闷热,不知谁放了一个屁,空气更加恶化。
同学们骚动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注: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憋得揣不过气来,可是又不知道是谁所为,真没办法。正好,英语老师收作业来了:“谁还没交英语作业?”王小萌忽生一计,大声说:“老师,放屁的还没交作业!”立即,刘桂林站起来,高高地举着作业本,大声说:“老师,我没有放屁。不信,你问问大家。”
教室里的空气顿时活跃起来……
借 车
那时,丢单车的事时有发生,新车眨眼工夫就没了。但几天后丢失的车又回来了。
一天, 同宿舍的卢小欣新买了一辆单车,她逢人便炫耀:“这车上了最新式的锁。”
第二天,卢小欣上晚自习回来,一副萎靡不振[注: 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的样子,手里的纸条上写着:“车我借走了,过几天还你!”不几日,那车真的又回来了。卢小欣很高兴,但她不愿车被再次“借”走。于是买了五把大锁,把车五花大绑地锁了个牢实,还贴了张纸条:“看你怎么‘借’!”次日,卢小欣发现车上又多了五把锁,纸条上写着“看你怎么‘骑’!”
哈哈,还想听下文吗?
【简评】
核心亮点:幽默风趣,格调清新。
小作者记忆中的几个小故事幽默风趣,令人啼笑皆非[注: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细细体味,足见作者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之深。作者切取了学校生活的几个片断,用小标题独立成章,连缀成篇,共同表达学校生活丰富多彩的主题,表现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一群初中学生天真活泼,淳朴真诚的品质和成熟的个性。其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其风格朴实清新,彰显了作者独特的个性。 (张宗明点评)
【满分作文3】
摸不去的记忆
毕节一考生
爷爷走了,带着他的泪走了,留下了那湖泊哀鸣与那悔恨眼神的记忆。
夕阳依旧挂在西山头,晚风依旧吹拂过脸颊,我不知道昨天的昨天这里如何,但我知道眼前的今天是如此目不忍睹。
这里机器昼夜轰响,如同野兽的哀鸣。这里湖水发黑,散发出阵阵恶臭,漂浮的垃圾把湖面覆盖,在夕阳下折射出怪怪的光。这里蔚蓝的天空已经消逝,取而代之[注: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是灰蒙蒙的水气笼罩在我们头上。这里一切的一切是否昨天那般,我不知道,但我记忆中爷爷眼角那晶莹的泪花,却永远也无法拭去。
昨天的昨天,是否湖天朦胧,恶臭阵阵?是否垃圾覆盖湖面,机器昼夜轰响?
只见爷爷眼角的泪珠,在阳光下闪烁。我问爷爷为何流泪,爷爷说:“风吹的。”
我问爷爷为何不拭去,爷爷说:“是悔恨的泪、心底的血,拭不去的。”
我不懂悔恨,也不知心底的血,但我知道那是一把利刀,割着爷爷的心。
我曾经问过爷爷,这里以前有多美?
爷爷告诉我,傍晚夕阳染红了半边天,余晖下的水面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不愿意离去,就象孩子们不愿离开甜蜜的梦。每到早晨,湖面上到处都是跳动的鱼儿和戏水的白鹤,点缀得金色的湖面生机蓬勃;随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渔民们的吆喝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船在湖上走,人在画中游。
我说爷爷说谎,那发黑的污水,那飘动的垃圾,怎么会有鱼儿?
爷爷只是叹息:“那是人类造的孽呀!如果这里依旧如昨天,那该多好啊!”爷爷的泪珠仍在夕阳下闪烁。
爷爷走了,在那湖天朦胧时走了,带着他的泪与他的“谎言”走了。
夕阳徘徊在西山头,晚风吹拂着空旷的大地。我仿佛走过昨天的湖泊,看到亲吻荷花的鱼儿、五颜六色[注: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的贝壳;蔚蓝的天空飘着彩云,湛蓝的湖水中浮动的水藻;船夫在远处哼着渔歌,微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湖水清新的气息钻进我的鼻孔,脚下疏松的土地挠着我的脚丫,那夕阳的余晖,也为沉睡的大地披上金色的礼服。
那里是昨天的昨天,是爷爷美丽的故乡。
可是,看到眼前的湖泊,我的心在颤抖,泪在闪烁。噢,那是我心底的血,那是我悔恨的泪,那是拭不去的真情泪啊!泪光依稀中,我仿佛见到了爷爷那充满忧伤和期待的眼神。
【简评】
核心亮点:立意高远,意象鲜明
爷爷带着他的泪走了,但孙子的心还在颤抖,泪在闪烁,这是何等厚重的历史沉积。还山清,还水秀,这是几代人的历史重任。
本文获取满分的原因:
1.立意高远,蕴涵深邃,振聋发聩[注: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给人以震撼。2.以爷爷的眼泪,心底的血,期待的眼神为线索,贯穿全文,感情强烈,给人以警策。3.采用对比的写法,再现了湖泊的昨天与今天,在读者心灵中形成两个不可磨灭[注: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的意象。4.开篇情绪盎然,扣人心魂,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张宗明点评)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张宗明语文教学研究室)
联系地址:563000贵州遵义市洗马路阿家寺巷吉祥苑a栋2-5-2信箱 电话:08528928766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