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教学实录(片断)点评
[标签: ]
《指南录后序》教学实录(片断)点评
师:请大家齐读《指南录后序》第二节。读完后归纳出本段段意。 生:文天祥到元营以后的情况。 师:用文章里的具体词句来阐述一下。 生:一,“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二,“予羁縻不得还”;三,“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四,“予不得归矣”。 师:很好。我们找这些句子时要注意主语,必须是文天祥,原文中的主语是“予”或者省略了。下面请四位同学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生1:刚到元营时,陈词不屈,意气激昂。 师:不错。这里可以增加一个主语:“我”。 生2:我被拘留不能回国。 师:好。能够注意到被动句。 生3: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 师:好。我们大家要注意,这个句子里的“前”“诟”“数”“利害”几个词语必须落实。如果这几个词语不能理解落实,翻译句子时就会卡住。 生4:我就不能回国了。 师:这个句子比较简单。刚才的句子里有两种比较特别的句式,请同学指出来。 生:一处是省略,“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一处是被动,“予羁縻不得还”。 师:好。这就是文天祥在元营的表现。除此之外,本段还具体写了其他什么人?并且请说出这些句子的意思。 生1:还写了元营方面的表现,具体句子是,“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意思是“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 师:好。这些句子里的“遽”“轻”“貌”“实”“夜”都需要注意,要落实其意思。 生2:还有逆贼的表现,“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意思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 师:这里的“前”“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看看教材36页第3第4个注释。请同学来朗读一下,说说对“前”“后”的理解。 生:(朗读之后)“前”就是起先,“后”就是接着。 师:本节写了三方面的情况。你能够从中读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吗? 生:文天祥一心报国,“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元军起先很震撼;但个别南宋高官却或投降或求和,元军决心带文天祥回大都。 点评: 《指南录后序》是传统名篇,文天祥是学生仰慕的民族英雄,但要走进作品、走进英雄的心灵并非易事。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边老师重点引导学生研习第二段,把握文天祥“至北营”后的言行和境遇,以及元营的反应和逆贼的行径,从中感受当时的形势和人物的心境。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紧扣文本,从具体语境出发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进而加以分析、比较、归纳,不作无根之谈,体现了教学的“实”;二是善加导引,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引导他们感受文本、体会语言、概括要点,体现了教学的“巧”。在教学中,“实”是前提、是基础,“巧”是升华、是艺术,两者缺一不可。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中多处地方用“好”,略显单调,可变换用词,或删去几个。 (执教: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边建松;点评:浙江省特级教师、省中语会副会长 朱昌元)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