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重点词语。
预习导航
1熟读课文,并通过工具书,疏通文章重点字词,做到熟记并掌握。
2、通过相关资料,收集并掌握作者的相关情况。
3、理解文章的重点词语的含意,熟记并掌握。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冉冉 ( )丰硕( )姊妹( ) 沉甸甸( )贪lán( )
点zhuì( )fú小鸡( ) chú形( )污zhuó(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繁弦急管[注: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②红灯绿酒:
3)《行道树》的作者是 ,选自 。
合作探究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文章所传达的感情、语气以及语调。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感情的投入。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朗读课文。可以齐读、分读,也可以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小组展示。
拓展提升
通过朗读课文,思考并理解文章的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在这里行道树仅仅是树吗?有没有其他的含义?
作业设置
完成《行道树》导学案
《行道树》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理解行道树的喻意。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养成合作研讨的习惯。 、
预习导学
①通过细读课文,体会并思考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②通过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预习检测
1、首先让我们充满感情地来朗读一遍课文,读完后填空:
这是一列 的行道树。
2、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树吗?你认为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试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小组合作
1)为什么说“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3)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4)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5)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6).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3、小组交流展示
归纳提升
1、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构成一组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 。
2、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假设你是自然中的某一处景物:古桥、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试试看,相信你能说得很好。
例: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乐!(山泉、小溪……)说:
4、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能否总结出一句精神格言或回想一句名人名言。
1、 生活中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富有象征性的事物,你能列举出来吗?
拓展延伸
(1)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注: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奔驰。庄稼收割了,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伏着。
(2)“啊,天到尽头了!”
(3)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4)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5)“老爷子,你是从天边过来的吗?”
(6)“天边?”
(7)“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8)“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9)“地平线是什么?”
(10)“是个谜吧。”
(11)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12)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开它,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同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13)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注: 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的精力。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答:
2、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原因是什么?说地平线“很亮”有什么含义?
答:
3、加点词语“我一天天长大起来”有双重意思,具体指:
4、画线句“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意思是:
如果用《在山的那一边》中的诗句来回答,答案是:
5、文中写“矮矮的屋”和“树丛在那伏着”的目的是什么?
答:
6、你认为“地平线”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