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教学目标
① 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② 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③ 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点
领会作品内涵,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 学习默读课文与朗读课文。
② 学习生字。
③ 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二、整体感悟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前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a.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
b.速度要快,每分钟约500字。
c.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d.圈出不会认读的字。
2、教师板书重点字,教学生认读。
炫耀 妥当 分外 滑稽 陛下 御聘 头衔 爵士 勋章
3、请学生复述课文并作简单评析。
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语气。
4、理清故事情节。
在前两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
教师板书:
皇帝爱新装成癖——骗子做新装——
大臣官员等人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出丑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
三、小结
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先从情节人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语。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探究性讨论为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教学设计
一、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记录好讨论结果(教师出示问题)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问题一、二: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这是个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注: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注: 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的皇帝。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注: 原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四种恶习。后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顶。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注: 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但他仍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3、探究质疑: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力称赞布料的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4、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问题: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5、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6、探究质疑:请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讨论并归纳: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注: 穷:极;奢:奢侈;欲:享乐的观念。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骗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们要保持天真烂漫[注: 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拓展探究
出示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问题一: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腐败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的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呢?为什么?
预期: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并不像一些“侠客”一样劫富济贫[注: 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伸张正义。
问题二: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像那个小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说真话么?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情况么?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预期: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达到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高贵品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多角度思维方式,也是这一节课的重点环节,所以,教师的“导学”特别重要。在讨论中,一要“导”学生说真话,二要“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三、教师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