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通州市新联中学语文组 丁锋
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文大部分章,已经基本明白要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的遭遇等内容,这就使得学生的课前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紫藤萝瀑布》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是作文写作的范文,因此也要引导学生比较中感悟课文写法,并通过修改“二类文”训练学生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
二、巧填句式感受形象,鉴赏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文本对比,比较中领悟课文写法,评改中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形象,感悟写法。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注: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了解背景。
难点突破:
课前印发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听写生词,检查预习
藤萝 迸溅 伫立 伶仃 盘虬卧龙 忍俊不禁[注: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花穗
2、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咏物抒怀的课文,怀才不遇[注: 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的韩愈借马的遭遇表达了对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的讽刺,俄国革命山雨欲来,高尔基借海燕这一形象发出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同样处于中国的抗战年代,茅盾借不平凡的白杨树表达了对西北抗日军民的赞美,郭沫若借石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学了这几篇课文我们懂得了读懂文章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也就是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解读文章。今天我们用这种方法再读一篇文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板书“紫藤萝瀑布 宗璞”)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⑴ 找出文本中暗示写作的个人处境和时代背景的相关语句;
⑵ 这是一树怎样的紫藤萝?请用文中相关词句回答;
⑶ 作者要表达的只要思想和感情是什么?
2、交流问题⑴,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语句:
暗示个人处境的语句——第7段的“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暗示时代背景的语句——第8段的“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第9段的“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引导学生联系印发材料,明确:这是作者经历文革十年浩劫后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书写的生命的思考。
三、 句式填空,感受形象
1、交流讨论问题⑵,明确回答的句式:“我最欣赏‘ ’,这段文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紫藤萝的 , 地表现了 (对象) 的特点。”
例如:我最欣赏“‘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他们嚷嚷。”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反复的手法,描写了紫藤萝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藤萝花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的特点。
以开火车和随机点名的方式交流成果,教师适时评点,特别是有学生误读十几年前那一树藤萝时,不必批评,可引导他们理解其中对比的运用和作用。
2、反复诵读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读得样式多样:齐读、小组读、男女生配合读兼顾。
3、小结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角度、方法和特点。
4、再次自由读课文。
四、 文本互读,解决难点
1、 交流讨论问题⑶,学生应该很快会找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段。
2、 熟读该段,联系相关材料读懂该段。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从以上材料中找到与课文观点相近的语句吗?”学生很快即找到“万物消长是大自然的规律……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与“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意义相近都表达了要坦然面对生命中一切荣辱得失的思想。进而提示学生这一思想古已有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注: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表达了这种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与课文中“它是万花中的一种,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表意相当,都是说要投入社会生活,为社会,为民族的发展奉献一份力,联系宗璞所说的“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见材料1),促使学生明白:被文革误了青春的一代人,他们的使命感是多么地强烈(宗璞的晚年经历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见材料6),我们生活在更加美好的时代了更不应辜负了青春。
3、 再读该段,熟读成诵。
4、 比较文章末段与开头的区别与联系。
五、 评改作文,体悟写法(时间不够,课后思考)
1、出示2004年南通市中考高分作文《花语》(作文题是话题“倾听”),让学生与《紫藤萝瀑布》进行对比,发现其亮点与不足,并作评改。《花语》原文如下:
花 语
佚名
花儿会说话,你相信吗?倘若你不信,亲爱的朋友,请与我一起倾听。
仍记得那个初夏的黄昏,我捧着语文试卷①,独自一人靠在阳台上,听着“嗒嗒”的雨声……
听,是谁在说话?随声寻去——是办公室前的月季。②
满眼红光,时间似乎回到了正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一点也不肯靠近地球,那一朵朵月季兴奋地仰着脸,似乎在用高昂的音调唱:“就算天再高那又能怎样,踮起脚就更靠近阳光。”听,又是哪位姑娘的歌声:“阳光如此绚丽,我又何必担心自己的角色;我就是世界的新娘。”
好一朵自信的月季!③我不禁拍手叫好,阳光,水一般地流到她的花瓣上,顺着她碧绿的丝裙滋润下去。享受着温暖,她没有倦怠,坚定不移[注: 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地对我说:“要勇往直前[注: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地飞翔!”
突然一声清脆的鸟鸣将我唤醒。原来那激情业已飘过,眼前有的只是朦胧雨雾中的花影。然而,花儿们没有哀怨,没有彷徨。瞧,那挺立的月季,有种似曾相识[注: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的感觉。听,雨打花瓣的声音,多么豪壮!坚贞的月季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与风抗争,与雨搏斗。亲爱的月季,你为何如此坚强?是留恋春天的勃发,还是陶醉于秋月的温馨?或许是向往冬日的浪漫?
“不,夏天是成长的季节,是夏的变化无常[注: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夏的清高威严铸就了我斗争的品格。”
我笑了,暗笑自己的无知。走过四季,月季带上了自然赋予她的美丽。④倾听月季的回音,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与犹豫?
“有青春作筹码,还怕看不到阳光?”风雨中,我心中,花儿正轻轻吟唱。⑤
对比后,学生可能的答案有:1、作文内容较为充实,紧扣话题,中心比较突出;2、与《紫藤萝瀑布》相比,《花语》明显有以下不足:⑴缺少必要的“心理背景”的交代,⑵缺少对月季的正面特征化的描写,⑶议论抒情时缺乏深度,⑷结尾虽扣题但缺少韵味。
自己尝试在原文修改,班级交流,教师作点评。
六、 作业
写一篇观察花的文章,从景——情——理三方面入手。
教后反思:
很明显,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能有效挖掘。选取文中五处加以说明。①处不少学生认为可交代为考试失利,有学生提出改为“我捧着失落的语文试卷”,真是四两拨千斤;②处补充描写内容:“看,她那黄色的裙边,纤纤的细腰,微风吹来,她跳起了舞蹈,犹如那音乐盒上的芭蕾舞演员。雨点在为她伴奏,绿叶在为她伴舞,风雨中,她舞动着青春。”③处补充:“碧绿的丝裙将红色衬托得更加自信,她坚定地昂起了头,直面炎阳。”④处补充:“而我此时又能拿起什么,又该放下什么。”⑤处补充:“阳台上,谁的步伐变得响亮……”
很明显,修改之后的《花语》已经基本达到满分作文的水平。再评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不但明确认识到《紫藤萝瀑布》的写法妙处,而且通过修改作文的实践,运用了阅读中所感悟的写作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为自己原创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紫藤萝瀑布》相关材料
一、 常识
人物简介: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著名作家,国学大师、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38年。在战火中,年仅10岁的宗璞随长辈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的8年时光,给宗璞留下了不可磨灭[注: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的记忆。
1948年,宗璞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红豆》是其成名作。新时期创作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总鳍鱼的故事》、《我是谁》等。
1985年春到1987年底,宗璞完成了一部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一卷《南渡记》。
1993年秋,冯友兰先生去世。一场大病后的宗璞重新提笔,继续中断多年的《野葫芦引》,开始创作第二卷《东藏记》。期间,宗璞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因严重的眼疾几近失明,多次被迫中断写作。2002年,这部耗去她7年精力的作品终于出版问世。
2005年4月,宗璞因《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
二、相关背景
⑴《哭小弟》 宗璞1982.11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
……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从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埋怨”过自己,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注: 丰:大。伟大的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注: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⑵《父亲很幸福,父亲很委屈》 宗璞
文革中,父亲(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已经71岁了,天天有人冲来抄家,搬把凳子搁院子里,要父亲站在上面。家里贴满了打倒的标语大字报,铺天盖地[注: 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到处贴封条。衣服都封起来了,天冷了,封条不敢拆,父亲就披条麻袋御寒。他的输尿管不通,腰上挂着尿瓶,被拉去批斗,打倒在地。游街时连连跌跟头,还是要继续走。为了斗他,甚至成立了批冯联络站。我不明白,对手无寸铁[注: 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的读书人,何苦至于此,何至于如此对待。
⑶《花朝节的纪念》 宗璞
我自幼多病,常在和病魔作斗争。……在昆明时严重贫血,上纪念周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注: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⑷《我写,因为我爱》 宗璞
《东藏记》写作开始不久,我的视网膜脱落,经过手术幸未失明,但左眼仅有0.3的视力,右眼几乎看不见东西,准盲人一个。我觉得我就像一只蚂蚁,很小的蚂蚁,认真努力地在搬沙,衔一粒,再衔一粒,终于堆起一座小沙丘。可能会有朋友奇怪,已然如此了,为什么还对写作不离不弃?其实很简单,只因为有话要说,不然,对不起那个时代,对不起那些人。根据不同的感受,会有不同的表述。我还是那些话:写小说,不然对不起沸腾过随即凝聚在身边的历史;写散文,不然对不起流淌在胸间的万般感受;写童话,不然对不起眼前光怪陆离[注: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幻象;写短诗,不然对不起耳畔琤 变化的音符。我写,因为我有;我写,因为我爱。
⑸宗璞最喜爱的一首诗
倦旅 哈代(英)
我的面前是平原,
平原上是路。
看,多辽阔的田野,
多辽远的路!
经过了一个山头,
又来一个,路
爬前去,想再没有
山头来拦路?
经过了第二个,啊!
又是一个,路
还得要向前方爬——
细的白的路?
再爬青天不准许,
又拦不住,路
又从山背转下去,
看,永远是路!
卞之琳译
⑹宗璞十分欣赏宋代邵康节的两句话:“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
三、 相关言论
1、“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花朵怎能老在枝头呢。万物消长是大自然的规律。柳絮开始乱扑人面。我和仲走在小路上,踏着春光,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珍惜地。不知何时,那棵朱砂碧桃的满树繁花也已谢尽,枝条空空的,连地上也不见花瓣。别的花也会跟着退场的。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二十四番花信》(宗 璞)
2、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好一朵木槿花》(宗 璞)
3、玉簪花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注: 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报秋》)(宗 璞)
4、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注: 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谈生命》 冰 心
5、(摘抄《紫藤萝瀑布》相关语句)
6、(我的感悟)
四、 写作链接
江苏省南通市2004年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注: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能离开话题范围;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花 语
补充内容:
花儿会说话,你相信吗?倘若你不信,亲爱的朋友,请与我一起倾听。
仍记得那个初夏的黄昏,我捧着语文试卷,独自一人靠在阳台上,听着“嗒嗒”的雨声……
听,是谁在说话?随声寻去——是办公室前的月季。
满眼红光,时间似乎回到了正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一点也不肯靠近地球,那一朵朵月季兴奋地仰着脸,似乎在用高昂的音调唱:“就算天再高那又能怎样,踮起脚就更靠近阳光。”听,又是哪位姑娘的歌声:“阳光如此绚丽,我又何必担心自己的角色;我就是世界的新娘。”
好一朵自信的月季!我不禁拍手叫好,阳光,水一般地流到她的花瓣上,顺着她碧绿的丝裙滋润下去。享受着温暖,她没有倦怠,坚定不移地对我说:“要勇往直前地飞翔!”
突然一声清脆的鸟鸣将我唤醒。原来那激情业已飘过,眼前有的只是朦胧雨雾中的花影。然而,花儿们没有哀怨,没有彷徨。瞧,那挺立的月季,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听,雨打花瓣的声音,多么豪壮!坚贞的月季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与风抗争,与雨搏斗。亲爱的月季,你为何如此坚强?是留恋春天的勃发,还是陶醉于秋月的温馨?或许是向往冬日的浪漫?
“不,夏天是成长的季节,是夏的变化无常,夏的清高威严铸就了我斗争的品格。”
我笑了,暗笑自己的无知。走过四季,月季带上了自然赋予她的美丽。倾听月季的回音,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与犹豫?
“有青春作筹码,还怕看不到阳光?”风雨中,我心中,花儿正轻轻吟唱。
简评:优点:
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