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阅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主题思想。
2、让学生明白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3、和前面学习过的故事比较理解。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预习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注: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注: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初读感知
1、正字音。折散裘衾角着羌掣
2、明内容。课题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说送别的环境。明确:在西北边塞瑰奇壮丽的冰雪沙海背景下,岑参送朋友武判官回到京城长安去。这是戍边将士之别。
三、品析学读
1、自由读,将写景与送别的过渡句用“——”标示出来。
2、请同学们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的送别联系起来。
3、想像诗句所呈现的画面,自己试读。
4、教师指名读,边点评边示范。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点
1、阅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主题思想。
2、让学生明白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3、和前面学习过的故事比较理解。
问
题
[1] [2] 下一页
情
景
设
计
5、听读,揣摩:在送别的酒宴上,在挥手的那一刻,“我”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6、学生练习读。
7、全班表演读:全班读前四句,女生齐读后四句。
四、对比阅读,迁移养成
比较角度提示:
送别人物:《白》诗岑参送武判官;《杜》诗王勃送杜少府;《黄》诗李白送孟浩然;《渭》诗王维送元二。
板
书
设
计
送别地点:《白》诗新疆轮台;《杜》诗京城长安;《黄》诗湖北武汉;《渭》诗京城长安。
目的地:《白》诗京城长安;《杜》诗蜀州;《黄》诗江苏扬州;《渭》诗新疆安西。
送别环境:《白》诗冰天雪地[注: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杜》诗烟雾迷蒙;《黄》诗繁花似锦[注: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渭》诗初春雨凄清。
送别心情:《白》诗百感交集[注: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战友别;《杜》诗洒脱少年刚阳别;《黄》诗诗意风流别;《渭》诗深情体贴真情别。
朗读基调:《白》诗慷慨宛转;《杜》诗高亢爽朗;《黄》诗轻快潇洒;《渭》诗舒缓诚挚。
作
业
设
计
诗歌风格:《白》诗豪放雄奇;《杜》诗开阔俊朗;《黄》诗潇洒飘逸;《渭》诗清新明快。
重要特点:《白》诗咏雪显气概;《杜》诗直抒胸怀;《黄》诗绮丽意境,诗意细节;《渭》诗截取典型情节。
教
学
反
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