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预习课文,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介绍作者。
二、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1] [2] 下一页
点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问
题
情
景
设
计
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思考并讨论:
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板
书
设
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大雨倾盆 变化迅速,用笔传神。
雨过天晴
作
业
设
计
1、 背诵理解并默写这首诗。
2、 完成配套练习。
教
学
反
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