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声声慢——李清照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按常规要求预习这首诗。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背诵《如梦令》
二、学习《声声慢》,分析释疑
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愁思
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
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三、探讨研究这些句子
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3、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让人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一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分析意象
刚才讲到,“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个意象,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1] [2] 下一页
学
要
点
淡酒: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黄花: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
问
题
情
景
设
计
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
梧桐: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再看这一句: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板
书
设
计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注: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注: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的意境。
天:秋 黄昏 风急 细雨
国家:自己 寻寻觅觅 亡国之恨
声声慢 淡酒 :怎敌 丧夫之哀
过去现在 守着 独自 孀居之苦
地:家 窗儿 黄花 梧桐 雁
作
业
设
计
背诵理解这首词。
教
学
反
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