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表达与交流综合实践——平易之美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领略语言的平易对表达的作用。
2、学会用平易的语言对某一对象进行解说。
3、养成应用各种语言的能力与习惯,清楚明白、通俗易懂的表达。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范文。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读写说互动。
1、 读读下面的这些文字,能说出作者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吗?
2、 这种表达方式是说明,典型的说明目的是对某一对象进行解说,在文章和口语表达中都要用到说明的表达方式。
3、 请把《小石潭记》改成《小石潭记风景区简介》,并且用口头易语言向同学们介绍小石潭风景,看看写的和说的是否像说明。
4、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实用性说明文 --如说明书之类。
2、科学小品文--主要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
3、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3、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点
说明文
[1] [2] [3] [4] 下一页
的主要特点
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的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2、 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问
题
情
景
设
计
3、 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是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板
书
设
计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1、总(概说) 分(具体)式
2、总(概说) 分(具体) 总(概说)式
3、分(具体) 总(概说)式
4、并列式
作
业
设
计
学生尝试介绍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表达与交流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领略语言的平易对表达的作用。
2、学会用平易的语言对某一对象进行解说。
3、养成应用各种语言的能力与习惯,清楚明白、通俗易懂的表达。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范文
课
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学
习
活
动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写得使人容易明白
1、我们用的教科书们多数就是说明文,各类科普读物、说明书、解说词、内容简介、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也都是以说明为主。
2、说明的语言也应适当注意形象性、生动性,但它不是以艺术欣赏为根本目的,因而它要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有些科普小品,可以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不能因此有损清楚和明了。
3、有一年高考作文题目之一是要求写一段介绍漫画的说明性文字。(图见全解p157)两位考生写的是不是说明,作者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请用评语的形式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例文一:
参考例文二: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点
1、领略语言的平易对表达的作用。
2、学会用平易的语言对某一对象进行解说。
3、养成应用各种语言的能力与习惯,清楚明白、通俗易懂的表达。
问
题
情
景
设
计
1、利用给出的图片和资料通过自习观察写出一段话,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通过竞赛形式进行表达。首先确定好看图时间,然后通过看,在心里组织材料,用口语进行表述,看表达能力及表达的是否具体,通过评议、竞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材料的表述要平易,不得浮夸。
板
书
设
计
三、亲近“黄果树”之旅。
1、对照网上资料和下面的提示,写一份600字以上的到有词相互交流,看谁的导游词更符合现场交流的场景。
2、教师提示:
注意客人的语言和自己的讲解的结合。
语言要风趣和幽默。
1、 建议:也可以换成其他风景区的解说词。可以换家乡的风景区介绍。
作
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设
计
完成敦煌风景区解说词。
教
学
反
思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