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辛劳的蚂蚁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与《蚂蚁》一文进行类比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3、理解课文运用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的人的思想。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资料收集。
课件。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题目解说:
1、“辛劳的蚂蚁”,从题目上看指出了蚂蚁可贵之处在于辛劳,但是作者马克吐温笔下的辛劳的蚂蚁却是与其相反,全文以反常态的手法写出了蚂蚁的辛勤是欺世盗名[注: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的,无目的、无功效、徒劳的,并进香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2、作者介绍: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三、,学生读课文,分析课文中作者笔下的蚂蚁。
1、学生读课文,找到作者的观点?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是通过那些事情来证明的?
3、文章语言幽默诙谐,将蚂蚁的愚蠢和有相同性格的人来进行比较,实则在讽刺如蚂蚁这样的愚蠢之人。
4、文章的结尾说蚂蚁骗了人这么多年,然而人去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也有,我们要提高警惕,才可以将他揪出来,不要象蚂蚁一样继续做欺世盗名之徒。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点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与《蚂蚁》一文进行类比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3、领会文中体现的作者感情,培养正确
[1] [2] 下一页
的审美观。
问
题
情
景
设
计
问题探究:
1、 文章在表现买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时,用了那些刻画方法?
2、 讨论说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可以举例说说。
3、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才不象蚂蚁那样。
板
书
设
计
辛劳的 二、记叙两只蚂蚁的愚蠢可笑的表演 虚假勤劳
蚂蚁
三、得出结论:蚂蚁是骗徒 欺世盗名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