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绿——朱自清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有关于作者朱自清的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语,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3、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读书,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预习课文。课件。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感知课文
1、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春》的语言特色(清新优美)。
“(他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
2、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来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饱含感情的特点。
3、熟悉作者(播放课件)
二、讲授新课。
1、熟悉课文。
(1)录音范读。(听读时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爱的语句)
(2)学生集体朗读其中的某一段。
2、赏析语言。
提问1:请问你从文中读出了朱自清的什么样的感情呢?这种感情是如何抒发的呢?
提问2: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点
1、了解有关于作者朱自清的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语,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3、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读书,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问
题
情
[1] [2] [3] [4] 下一页
景
设
计
(1)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短文语言的鉴赏,发言交流(举例分析,可以用一两句话表达)。
提问1:请问你从文中读出了朱自清的什么样的感情呢?这种感情是如何抒发的呢? 明确:文中充溢的是朱自清看到梅雨潭的绿后的惊喜之情。 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提问2: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
板
书
设
计
梅雨亭 —— 展翅的苍鹰
梅雨瀑 —— 被扯散的布
水花 —— 白梅、杨花
碧绿的潭水—— 极大极大的荷叶(形色)
少妇的裙 (涟漪)
初恋处女的心 (荡漾)
涂了“明油” (波光)
软嫩的鸡蛋清 (软嫩)
温润的碧玉 (清澈)
蔚蓝的天空 (鲜润)
小姑娘 (可爱)
作
业
设
计
1、 书写生字词语。
2、 熟读课文。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绿——朱自清
第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借鉴作者多较多细致描写景物的特点。
2、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3、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学 生 学 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活 动 设 计
课前准备活动
资料。课件或是图片。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快速用自己的方法的来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第一个观察点:山边 观察角度:仰视 观察的景致:梅雨瀑
听— 花花花花的声音 看—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
第二个观察点:亭边 观察角度:平视 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从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等方面勾勒出梅雨潭雄奇,幽峭的环境。
第三个观察点:潭边 观察角度:俯视 观察的景致:梅雨潭的绿
教师: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
2.问题探究一: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3.问题探究二: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注: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课后实践活动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
学
要
点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借鉴作者多较多细致描写景物的特点。
2、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3、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问
题
情
景
设
计
重点理解:
“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板
书
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计
梅雨亭 —— 展翅的苍鹰
梅雨瀑 —— 被扯散的布
水花 —— 白梅、杨花
碧绿的潭水—— 极大极大的荷叶(形色)
少妇的裙 (涟漪)
初恋处女的心 (荡漾)
涂了“明油” (波光)
软嫩的鸡蛋清 (软嫩)
温润的碧玉 (清澈)
蔚蓝的天空 (鲜润)
小姑娘 (可爱)
作
业
设
计
1、 完成配套练习。
2、背诵课文段落。第三自然段。
教
学
反
思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