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学设计
黄泥铺中学 张家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于事物的美,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让学生们培养自己独特的、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注: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极少有夏的影子。而当代作家梁衡却要大声赞美夏天,那么夏天又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可言呢?那就让我们走进梁衡先生的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大屏幕显示课题及作者)
二、 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 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 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 工程等多种荣誉称号.
三、自读指导:
自读方法:
(1)读内容 即读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写法 文章怎样安排结构的,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如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对比等),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等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①紧张、热烈 、急促
②夏天的自然景色 、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③热爱、赞美
五、小结:
在领略了夏天的风采,倾听了作者的赞美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谈一谈。
我的感言: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请看
春日融融,那是在温暖人们的心田;
秋波澹澹,那是在传递彼此的思念;
夏麦滚滚,那是在表达大地的喜悦
冬雪皑皑,那是在演绎自然的浪漫。
只要视野无限,我们的世界就风光无限、魅力无限!
六、合作探究:
1、首段和末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
2、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3 、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1、首段是全文内容和情调的总概括,又对下文起着提领作用。末段既顺承上文的写景抒情,又总结上文直抒胸臆。
2、因为“按绘画的观点……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秋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突出夏季旺盛的活力。(对比)
3、——采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更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七、品味语言: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先看比喻句: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2、“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3、“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1、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2、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3、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再看拟人句: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2、“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3、“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1、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2、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3、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仿句:
冬之色为冷的白,冬之色为冷的白,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为黄,如麦浪,如骄阳,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八、总结
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写法特点:(1)对比(2)总分总(3)多用比喻、拟人
九、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注: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 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火热生活的向往。
十、板书设计:
夏 感
梁衡
总体感受:紧张、热烈 、急促
具体描写:夏天的自然景色 、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思想感情:热爱、赞美
文章主题: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写法特点:⑴对比⑵总分总⑶多用比喻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