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七上
授课时间
09.9
主备
陈雄英
课题
8 人生寓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自读课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技能
反复朗读课文,用心体会寓言的寓意。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问题。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如何对待得失和厄运。
重点
知识与技能1
难点
知识与技能1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具体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体会。
教学内容
教学互动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寓言故事,谁能说说寓言的特点?
教师讲述: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今天我们来自读两则寓言。请打开书看到第8课。
二、教师引导自读《白兔和月亮》
1、复述《白兔和月亮》。
2、 自读,思考。
1“慷慨的决定”是指什么?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诸神之王决定把月亮归属于它。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总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2、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3、齐读,讨论。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得关键在哪里?
说“必然”,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白兔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三、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
1、生性多愁善感[注: 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2、用概括的语言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3、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地磨练。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四、思考
我们该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
同学自由发言,说说寓言的特点。
学生复述,教师指名评价。
展开讨论。
第一篇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第二篇交由学生模仿自读。
教师提出问题,在讨论第二问的时候女生齐读第一段,男生齐读第四段,明了白兔在拥有月亮前后的不同心情(无忧无虑[注: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心旷神怡[注: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齐读,讨论
作业
布置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
设计
8 人生寓言
寓言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寓意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教学
反思
组长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