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一步,再走一步 案序:1-2
1、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2、教学重点、难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难点)
3、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课时:两课时
导学练案:
自主预习
a.给加点字注音。
迂回( )、啜泣( )、纳罕( )、颤抖( )
b.按拼音填空。
训 ji è ( )、瘦骨 línxún( )( )、小心 yì yì( )( )
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小心yì yì: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2、展示交流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②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
③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点拨升华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4、作业反馈
①给加点字注音
迂回( )、啜泣( )、纳罕( )、颤抖( )
②依据拼音写字
训 ji è ( )、瘦骨 línxún( )( )、小心 yì yì( )( )
③解释重点词语
小心yì yì:
5、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导学练案:
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2、教学设计
(1)展示交流
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2) 点拨升华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注: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注: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3)作业反馈
a、解释词语:
嶙峋:
啜泣:
纳罕:
训诫:
b、依据要求做题
①给加点字注音
迂回( )、啜泣( )、纳罕( )、颤抖( )
②依据拼音写字
训 ji è ( )、瘦骨 línxún( )( )、小心 yì yì( )( )
c、 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陷入险境
脱离险境
感悟出人生哲理
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