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七年级_语文_(学科)_人教(版本)
课题:第 1课 在山的那边
课时数: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注: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学习
目标
a类
(即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1. 积累“读读写写”中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 了解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b类
(即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既体现文本核心价值,又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核心目标要求在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教学,不用大量时间教学的一律不得列为核心目标。)
1、 指导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2、 品味语言
c类
(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并不是文本核心价值,或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教学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属于此类目标。)
1、联系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有个目标。
预习
作业
1、 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可仿照示例,用这些词语造句或写段话。
2、 请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并写在下面。
4、 “山”与“海”在诗中除了指自然界的山与海外,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吗?
5、 “爬过山就能见到海”,作者借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6、 李白的《静夜思》主要表达作者的什么感情?他为什么写月亮而不写别的景物呢?(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象)
7、 作者是如何写所要告诉读者的道理的?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导课
1、导课: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梦想(幻想、理想),相信你也不例外,请用一句话大胆
大山里的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板书)
2、检查生字词
思考
表达看法
第二板块——初读,整体感知【目标b1 20分钟】
1、 教师范读
2、 指名读(指导朗读)
3、 自由读
4、 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并写在下面。
5、 “山”与“海”在诗中除了指自然界的山与海外,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吗?
6、 “爬过山就能见到海”,作者借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认真听并思考
回答
跳读,概括
第三板块——精读,品味语言、学习写法【目标a2 、b2 \20分钟】
1、李白的《静夜思》主要表达作者的什么感情?他为什么写月亮而不写别的景物呢?(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象)
2、作者是如何写所要告诉读者的道理的?
找文中的细节
第四板块——主题拓展【目标c 5分钟】
1、 成大事业的三重境界
2、 《犟龟》的故事
归纳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