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秋天》教学设计16
   [标签: ]

学习内容  

《秋天》   何其芳  

备课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3、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4、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学策略  

重点  

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课时  

1  

教具使用  

多媒体  

                

            

学生活动  

教学  

手记  

一、情境引入   

人们在领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后,盼来了习习秋风。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清,给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话题,许多吟秋的诗文传诵不衰,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慨叹,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对枫林霜叶的画意勾绘。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  

   

   

   

   

   

二、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读,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  

a.听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提示字词:  

丁丁(zhēng)    肥硕(shuò)     栖(qī )息           鳊(biān)鱼     乌桕(jiù)叶    归泊( bó  )       

寥(liáo)阔     枯涸(  hé )    梦寐(mèi )  

清冽( liè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讨论明确:   

1、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三、研读赏析  

  1、选择三幅图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品读赏析:  

    (提示:练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可以从具体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在诗句中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来品味。)  

2、赏析、交流,学生评价,师指导朗读  

   

 赏例列举: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润 、形声兼具的画面。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是收割的形象说法。“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诗句中是拟人,将秋天视象化,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意味隽永。  

(4)“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5)“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6)“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是(愉快地)劳作的形象说法,虚实相生。既写渔船上的实景,又写了秋天的来无影去无踪。  

(7)“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梦寐”名作动,喻安详、奇妙之义。  

四、美读课文,布置作业  

1、美读课文  

2、拓展延伸,布置:仔细观察,描写200字左右的秋天片断  

   

   

听读  

   

   

   

   

注音  

   

   

朗读  

   

   

思考  

合作探究  

   

   

   

   

   

   

   

练读  

赏析  

   

   

   

   

   

   

   

思考  

交流  

讨论  

   

   

   

   

   

   

   

   

   

理解  

   

三、思考与练习  

1、通译全文。     2、背诵课文  

四、板书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少女思恋图  

五、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