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
教学内容:
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的地描绘出了江南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解思路揣摩品味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目标3
教法教具:诵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开始第三单元的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说话练习)
1 说话练习:我最喜欢的季节是__,因为__。
(按照这个形式来说话,给你们几分钟时间互相说说看,等会我请同学站起来说)
~s1; s2;s3;s4…….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都发现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
比如在春天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注: 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到处都鸟语花香[注: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而夏天呢,虽然天气炎热,但是绿树成荫而且正值暑假同学们可以做很多户外活动像游泳等等,
秋天就更不用我多说了,我们把秋天说成是丰收的季节满眼的金灿灿,
冬天万物凋零但是下雪的时候到处银装素裹)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就是一篇描写季节的散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
我们来一起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板书:春 朱自清
3先来介绍一下作者
朱自清
板书:字佩弦,号秋实 《背影》《荷塘月色》等
二 朗读感知课文
1先请一个同学把导读部分读一下
~s.。。。
从导读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春天啊?
~江南
我们都知道江南水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么,导读中告诉我们江南春天是什么样的?
s风和日丽[注: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山清水秀[注: 形容风景优美。] 草长莺飞[注: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百花争艳
2那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分别请三位同学来朗读课文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你的发音,语速还有语气,其他的同学在下面要认真听我会叫同学来评价指出站起来朗读的三位同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第一位1-4
第二位5-6
第三位7-10
(纠正读音:水涨(zhǎng)
3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3全班齐读。回答问题: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板书:盼春(1)盼,来,近
绘春(2-7)
赞春(8-10)
4通过分析这篇课文分为三部分,重点是哪部份?
~绘春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绘春这部分也就是文章的2-7节,看看这一部分分别描绘的春天的哪些景物?
春草图——草报春 3
春花图——花争春 4
春风图——风唱春5
春雨图——雨润春 6
迎春图——人迎春 7
6根据上面的归纳,我们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 作业
1熟读课文
2 p54词语注音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整体上把握课文
二 阅读理解
1我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文章的结构,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
2.讲读第二部分: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注: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万象更新[注: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的景象。
以上这几个句子只不过给春天的景色勾画了一个轮廓,也只不过为下面五幅春景图着点底色。对于春天各种景象的描绘,还是下面的春景图。
3-7节分别描述了五幅春景,哪五福?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春草图:(找个同学读一下)
1)思考:春天的草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嫩,绿,多,软
2)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
——“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3)小草很可爱生命力也顽强,它招来了许多人。这里作者写了一系列人的动作。哪些动作呢?(学生读)坐、躺、滚、踢、跑、捉。
从这些动作,你们可以想象得出,到草地上来的是些什么人?学生回答,指出:是孩子。这是作者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在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的。写儿童的活动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而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气。
4)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这是借风衬草。提问:这句与上下文有联系吗?
指出:照应了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写风伏笔。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的严谨。
5)齐读春草图
(4)春花图
1)阅读第四节思考春花有哪些特征,通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多,艳,甜
2)形态----
3)修辞手法:排比和比喻
4)“闹“字换成“叫”好不好?为什么?
闹,有嗡嗡的声响,而且还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而叫,只表达叫喊的意思,没有用闹字生动活泼。
(5)春风图
有表情地朗读。
1)这节写春风。风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手碰不着。但平日我们却能够感觉到风的强弱大小,这就要借助其他的事物。请大家议议,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风的?找一找句子
触觉----抚摸
味觉----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觉----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2)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找出句子)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6)迎春图
春雨图对春雨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描绘?找出相关句子
形:牛毛,花针,细丝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也清得逼你的眼,灯,人,房屋
(7)迎春图
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什么?明确:写人,画出一幅人们迎春的图画。
那些人们?从孩子又写到成人(从小到老),从城市写到农村。所有的人都出来迎接春天了。
作者用哪些词句写人们迎春的心情?归纳:“舒活”“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注: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三个比喻个突出春的什么特点?
刚落地的娃娃-----新
小姑娘------美
健壮的青年-------建
三,写作手法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到以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结尾
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诗情画意[注: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比喻,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