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 学习方位词。
学习重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难点: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学习方法:抓重点精读。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矗立(
2、多音字注音组词。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请作者的写作思路。
(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写了什么?(在书中圈点批画)
(2)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课文按什么结构来安排的?
(4)课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抓住了故宫的什么特征?
(5)为了勾画游览故宫的路线(游踪),作者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地方?画出故宫的平面图。
三、课堂检测。
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道城门。(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3)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4)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部分,回答:
1.为何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2.内部装饰为何突出“龙”?
3、说明太和殿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找出方位词。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5、6、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上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以上三段文字主要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说明。
(3)第5段“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一句从纯说明的角度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用一些非说明性的文字?
答:
(4)第二段中说明的立足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有________
(5)以上三段文字分别突出了对什么的描述?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
三、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四、课堂自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⑤(jiàn)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注音填上汉字
⑴三氯甲烷(
⑷干zào(
2. 为第①段的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连贯。
3. 在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是指
4. 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
5. 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