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班级:初二 姓名:李玉霞 时间:2010.4 授课教师:李玉霞
学习目的:
1.理清本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以及赵州桥面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学习重点: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周密的特点。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揣着目标自读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并把课文中有疑问的字词,向同学、字典请教,
老师要测查哦!
二、带着疑问探究
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三、共享读的收获
展一展,你有什么收获,在组内,班内展示一下。
四、独创美的佳段
写一写,请仿照例句,选择你熟悉的一种事物,以下列句式,写一段话,语言要简洁、生动。
例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注: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注: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五、比拼读的水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注: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注: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注: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注: 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坐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1.这个文段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它按照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大礼堂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从屋顶到地面”能否改成“从地面到屋顶”,为什么?
3.文中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链接: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 说明文的定义:
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
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3)科学小品文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总体—部分……)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递进式。
5. 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作诠释、引用法、摹状貌、列图表等
6.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平实、生动
让我教你这样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常用的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注: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中国石拱桥》教案
教学目的:
1.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1.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2.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先学):自主学习-----质疑----合作学习----提交问题
第二课时 (后教):出示目标---听写字词---探究学习---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先学)
一、自主学习。
1.看课文,标段落序号。
2.完成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及课文中有疑难的字词。
3.介绍文体知识。
二、质疑,并把问题写在导学案上。
三、合作学习。
1.把导学案交给组长,组长负责删减重复问题。
2.小组讨论本小组的问题。
四、提交问题。
(利用课间操时间将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后教)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
2.这是一篇说明文,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在看“友情链接”----说明文文体知识。
3.昨天晚上我们已经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先学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主要要来探究同学们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三、测查字词。
1.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这方面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请各组组长把导学案发给组员,直接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师屏幕出示字词听写情况)
2.学生听写。
3.请把导学案放在一边,下课时将导学案交上来。
四、探究学习。
根据学生写在黑板上的问题,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整合,讲解。
(主要围绕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展开讲解,对学生没有提出来的问题要给与补充。)
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训练。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