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导学案
一、导入明确预习目标。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达到如下目标:
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②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
④摘抄积累新闻的有关知识。
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
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
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
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强调如下问题:
①课文内容
a、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c、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②划分课文结构。
③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
新闻的作用,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写法, 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
4、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
5、 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闽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10.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
11.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2.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
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
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13、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
15、新闻的主体是什么?
16、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
17、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
学习活动六:自由交流,解决疑难。
18、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20、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新闻两则》教案
一、导入明确预习目标。
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②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
④摘抄积累新闻的有关知识。
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
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
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
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可强调如下问题:
①课文内容
a、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物:中原我军
②课文结构(两部分)。
③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
4、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
5、 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10.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
11.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2.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6.占领 控制 封锁切断7.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8.我东路军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9.充满了讽刺意味 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注: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狼狈不堪
(二)10.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1.在记叙中穿插说明12.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注: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突出解放南阳的重要意义。
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
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
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13、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 14、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
15、新闻的主体是什么? 16、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
17、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
学习活动六:自由交流,解决疑难。
18、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20、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新闻两则》展示课
一、明确学习目标
两分钟交流《新闻两则》的学习目标,学生讨论总结出几条。预设有如下几方面: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展示
2、主要学习目标,共性问题的解答,做到生生互动,答疑、评价。教师点拨。
3、拓展延伸: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仿照课文学习小组内阅读分析。
明确: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同学展示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曲、电影故事等。
4、交流体验作者的情感,交流体验作者的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
5、新闻小写作,先组内,后班内交流。
6、评选出本节课表现优秀小组。
三、教师总结点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两则新闻气势磅礴[注: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新闻两则》反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2.做当堂训练检测,进行检查反馈,组内互查互评, 教师抽查。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新闻的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