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连江县蓼沿中学 郑裕华 授课班级:永泰同安中学八(3)班
授课时间:2009.12.25下午第 3 节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不第后赋菊》,猜花名。(多媒体展示《不第后赋菊》诗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新闻报道:各地清剿“一枝黄花”(多媒体展示内容)
3、出示课题:生物入侵者
二、整体感知:
认真阅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
1、字词积累
2、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3、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第1段): 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 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引出话题---摆出现象---探究原因---揭示态度---采取措施 逻辑顺序
三、合作探究:
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
a、列数字:
① “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注: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②耗资数十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
b、举例子:
①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
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
c、打比方:
①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说明: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生物入侵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
(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拓展延伸
1、试用一两种说明方法简介我们现实生活中“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2、师举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而对于“生物入侵”这个概念,就比较陌生了。虽然人们总是能够听到或者看到有关口蹄疫、疯牛病和艾滋病的消息,但往往很少与生物入侵联系起来,其实这些就是生物入侵者。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业:
对待生物入侵者是放任还是加以阻止,学者们有不同的态度,你怎样看?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防范?请大家回去后写一篇这方面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