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大道之行也》 课型:讲读课 主备人:封毅 审核人:
备课时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课前预习】
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注: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解释“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注: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3、熟练朗读课文,划分停顿节奏,不会的做标记。
4、同步、配套中的积累运用。
【课堂自学】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2、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
a.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 能
c.讲信修睦[注: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矜( ) f.皆有所养( )
g.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
【合作研讨】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