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七课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1、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
3、了解童话作品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1、3;
2、难点:目标3。
[课时划分] 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你认识夜空中多少星座?你知道北斗七星吗?它属于大熊星座,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托尔斯泰的童话吧。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幻想现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与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hē bàn shùn chè tiǎn tuò
干涸 绊倒 瞬间 清澈 舔 唾沫
2、解释下列词语: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水了。一般只能用来形容水。
3、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2)《少年》(1854)《青年》(1857)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学习指导一] 整体感知课文
请生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能读出童话的味道。评价。
(亲切、富有感情、有神奇的语气)
1.七颗钻石从哪儿飞出来的?
水罐
2.这个罐子的神奇体现在什么地方?边看书边找出答案
空的木头水罐→
有水的木头水罐→
重新变得满满的木头水罐→
银水罐→金水罐→
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的大熊星座
3.是什么让这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爱心的神奇力量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陌生人(爱心)
[课外链接]
1.提示:其实,同学们也发现了,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同学们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
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1)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
(2)与下文联系也要紧密。
[当堂训练]
仿写:
爱心像钻石,让生活充满了光亮;
爱心像
爱心像
[作业布置]
1、课后生字加拼音写三遍;
2、熟读课文。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