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学案设计
学校:二坝中心校 执教者:杨祺
教学内容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分析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曲是词的载体,词是歌的灵魂。学习歌词宜从听觉入手,以学生表达个人感受为引入手段,以鉴赏用词之妙为主要环节,以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尊重历史的情感;
2、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毛主席的用兵如神[注: 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2、品位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感悟诗歌的情感及艺术性
学习方法
欣赏+朗读
教师准备
《长征组歌》的音像作品
学生准备
搜集长征过程中的故事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道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感受了红军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确实在长征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感人的故事,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搜集来谈一谈有那些故事。(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入课题)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由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自行介绍)
2、背景介绍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小节。
3、课题叫《长征组歌》两首是不是仅有两首呢?(生共答)那么共有多少乐章组成的呢?有哪些乐章组成同学们能不能介绍一下?(指名学生回答)
4、曲是歌的载体,词是歌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听完后请同学们来谈谈感受。
三、分析诗歌
1、自读课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指名学生回答)
2、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受呢?你认为朗读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3、听读课文朗读,揣摩语气语调。
4、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完师生评价。
5、质疑:把课文中一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6、教师设疑:(学生讨论解决)
(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有何作用?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反映红军面临了怎样的情形?
(2)、“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知识延伸
1、学了这篇文章联系你的实际情况谈谈感受。
2、讨论:现实生活中要不要长征精神?为什么?
五、课堂小节
在毛主席的用兵如神中、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红军演绎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再次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歌曲。
六、布置作业
1、课下学唱这首歌。
2、预习下一首歌词。
板书设计:
《长征组歌》两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
人民的支持 — 军民鱼水情
四渡赤水
飞渡乌江 毛主席用兵如神
威逼贵阳 不怕艰难
佯攻昆明 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巧渡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