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回忆《忆秦娥.娄山关》,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那位同学能背诵下来?这首词体现了红军的什么气概?今天再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七律.长征》它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所写,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注: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
(回忆第一首词,激起学生学习新词的兴趣)
二.初读全诗,自学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全文主要写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小组解决
(学生读文,边读边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
2展示学习情况
指名读文,学生互评,理解个别词语(读音注意“礴”,练习薄的“薄”加上石字旁,读“bó”,”磅礴”的“礴”。)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在读文中巩固了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三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知道了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知道了难和不怕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
3汇报自学
a从远征和万水千山[注: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看出长征路途的遥远,从不怕和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蔑视困难。
⑴理解二万五千里的长度,出示长征路线图
⑵这么遥远的路途,红军战士却说不难,很平常,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
⑶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有感情朗读)
b从“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感受到了长征路途之险之难
(1)出示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
(2)讨论: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读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注: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无数次战斗,牺牲了无数战士,长征不仅苦,而且难。
(1)播放相关影片,并读出第五、六句诗
d从最后两句中感受到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注: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图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情感]
4同学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们愿意听一听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吗?(播放歌曲,歌曲配有一些长征画面)听了这首歌,看了这些画面,请你闭目回味回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要急切地表达?(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让学生通过特有的氛围牵动记忆表象,点燃思维的火花,诱发联想]
5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注: 形容说得话很多。]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先自由练读,指名读全诗,配乐朗读)
四背诵诗句
组织全体同学练习背诵,体会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生字
2继续背诵
3读读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板书设计】
21.七律·长征
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尽开颜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岷山千里雪